桓宣武既废太宰父子,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若除太宰父子,可无后忧。”简文手答表曰:“所不忍言,况过于言?”宣武又重表,辞转苦切。简文更答曰:“若晋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诏。如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桓公读诏,手战流汗,于此乃止。太宰父子,远徙新安。
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殷仲文既素有名望,自谓必当阿衡朝政。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及之郡,至富阳,慨然叹曰:“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
诗句翻译及注释
- 世说新语 · 黜免第二十八 -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集,收录了东汉至南朝宋间的人物轶事和言谈。“黜免”是指被免除官职。此句可能反映了桓温废黜太宰父子的情境。
- 桓宣武既废太宰父子 - 桓温(字元子),东晋时期的权臣,曾废黜过皇帝司马奕的太子位。
- 仍上表曰: “仍”表明这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做了一次上表的动作。
- 应割近情,以存远计 - 表示为了长远考虑,需要牺牲眼前的利益或情感。
- 若除太宰父子,可无后忧 - 如果除掉太宰父子,可以避免未来出现更大的问题或担忧。
- 简文手答表曰: “简文”指的是晋简文帝司马昱,“手答表曰”是他亲自书写的回答。
- 所不忍言,况过于言 - 这里表达的是难以启齿,甚至超过了言语所能传达的程度。
- 宣武又重表,辞转苦切 - 指桓温和他的下属再次上表,言辞更加恳切。
- 简文更答曰: “更”表示重新,“答曰”是回应的方式。
- 若晋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诏 - 如果晋朝能够长久存在,希望桓温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 如大运去矣,请避贤路 - 如果时运已尽,请求桓温避开贤能之路。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东晋时期的政治斗争。桓温因不满朝廷内部的派系争斗而废黜了太宰父子,但随后又被简文帝以委婉的方式拒绝。桓温感到失望并再次上表,但简文帝再次婉拒,表达了对桓温的不信任。诗中通过人物的互动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紧张与复杂,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同时,诗中的“槐树婆娑”等意象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美,与激烈的政治斗争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