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注释:

  • 太上老君:指老子,道教创始人。
  • 常清静经:这是老子的一篇重要著作,阐述了“道”的无为、自然和清净。
  • 大道无形:指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是无形的,无法用具体形象描述。
  • 生育天地:指宇宙万物由大道产生,天地万物都源于“道”。
  • 无情:指大道不具有情感,公正无私。
  • 运行日月:指天道如同日月的运行一样,没有偏爱,公平对待所有事物。
  • 无名:指大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无法被定义。
  • 长养万物:指大道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
  • 清者,浊之源:指清洁的事物是浑浊事物的源泉。
  • 动者,静之基:指运动的事物是宁静事物的基础。
  • 心好清:指人心向往清净。
  • 心扰之:指心中的杂念使人不得清净。
  • 欲牵之:指欲望使人偏离清净。
  • 遣其欲:指去除私欲,保持心境清净。
  • 澄其心:指净化心灵,清除杂念。
  • 神自清:指精神清明,内心纯净。
  • 六欲不生:指欲望不再滋生。
  • 三毒消灭:指烦恼、贪婪和愚痴等三种毒害被消除。
  • 能遣之者:指能够去除杂念的人。
  • 内观其心:指深入内心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 外观其形:指观察外在形体的变化。
  • 远观其物:指通过宏观视野观察世界的变化。
  • 三者既悟:三者指内心的自我反省、外在的观察和对世界的宏观了解。
  • 唯见于空:指只有达到了虚无的境界,才能洞察一切事物的本质。
  • 真观亦空:指真正的智慧也认识到一切都是空的。
  • 空无所空:指真正的空是没有可以再空下去的地方。
  • 所空既无:指已经不存在可以再空的空间了。
  • 湛然常寂:指内心的平静如水一样清澈,永远保持一种寂静的状态。
  • 寂无所寂:指真正的寂静并不是没有寂静,而是超越了寂静的存在。
  • 欲岂能生:指欲望不可能再产生新的诱惑。
  • 即是真静:指真正的平静就是达到真正的静止状态。
  • 真常应物:指真正的常理能够应对万事万物。
  • 真常得性:指真正的常理能够得到本性的体现。
  • 能悟之者:指那些能够理解并实践这种道理的人。

赏析: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一篇阐述道家哲学的经典文献,强调“道”的无形、无情、无名的特性,以及“道”对于万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老子在此文中提倡人们要去除心中的私欲和欲望,以保持心境的清净,并通过内外观察和领悟来达到真正的平静和智慧。整部经文充满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心灵的平和与清净,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