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猿声阵阵传来,知道天快亮了;山谷中幽深静寂,光线难以显现。
注释:斤竹涧: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境内,是王维的故乡。越岭溪行:越过山岭,沿着溪流前行。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早起赶路时听到的猿叫声,以及他通过声音判断天色将明的情景。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旅途的清晨景象,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注释:云层正慢慢聚合在一起,花瓣上的露珠还在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云层的聚集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而露珠的闪烁则给人以清新、灵动的感觉。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注释:曲折蜿蜒地行进在山间小路旁,一步步向上攀登穿过山峡。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行进的路线和方式。逶迤(wěi yí)意味着曲折延伸,隈隩(wēi ào)指的是山间的隐蔽之处。迢递(tiáo dié)意味着距离遥远,形容山路崎岖。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注释:穿越溪涧时十分陡峭,登上栈道也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赏析:这里描写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既有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有身体劳动的考验。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注释:河流中的岛屿接连不断,乘坐小舟在水流中游玩,观赏水景。
赏析:这两句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与愉悦。川渚(cān zhú)是指河流中的岛屿,多次经过表明了旅行的距离。乘流玩转可能是指在水中嬉戏、游赏。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注释:浮萍和水草覆盖着水面,形成深深的阴影;菰(guō)和蒲草浮在水面,形成清澈的小波纹。
赏析:这里通过对水生植物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苹萍(píng píng)泛指各种浮萍和水草,沉深暗示它们的体积较大。菰(guǒ)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清浅则是指它们的生长环境相对清澈。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注释:站在石头上舀取飞流直下的泉水,攀爬树木摘取挂在枝头的嫩叶。
赏析: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企石即站在岩石上,挹(yì)表示舀取,飞泉则是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泉水。攀林则是指在树林中寻找并采摘树上的叶子。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体验。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注释:我想象着山里的人们生活的样子,他们好像躲在薜萝丛中一样。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山阿(shan’ā)指的是山的背面或者深处,通常用来形容远离尘嚣的地方。薜萝(bì luó)是一种生长在山野中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的人或自然的环境。诗人通过这种想象,表达了他对山中简朴生活的向往之情。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注释:握着兰花的手,努力工作却徒劳无功;折断麻线,心里满是无奈。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握兰(wò lán)可能是指紧握着兰花的手,寓意着努力却无法成功。折麻(zhé má)则是指折断麻线,暗喻着努力付出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或结果。这里的“勤徒”和“心莫展”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望。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注释:情感用欣赏作为美好的标准,但事情的本质却难以分辨。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审美观念和现实问题的矛盾认识。赏(shǎng)在这里可能是指对美景的欣赏或对事物美好一面的认可。事昧(shì mèi)表示事情的真实面貌或本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审美与实际之间徘徊不定的心态,以及对事物本质真相的追求和困惑。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注释:通过这次旅行的体验,我放下了所有的忧虑和牵挂。
赏析: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亲近自然的旅程,诗人得以放松心情,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和内心的烦恼。遗物虑指放下心中的种种忧虑和牵挂,一悟得所遣则意味着在经历了这次经历后,诗人找到了释放自我的方式,心境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两句不仅是对旅途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