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山赋。

曰:若乃茅公之说,神化是悉。数非亿度,道单悒幅。洞四有九,此惟其七。潜夜引辉,幽境朗日。波而乘桴。越扶屿之缅涨.上增龙之合流。鼓兰柑以水宿,杖桂策以山游。

  

罗浮山赋(并序)

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山赋。

【注释】:

  1. 客夜:客人的夜晚。
  2. 梦:做梦。
  3. 延陵:地名,位于今江苏常州一带。
  4. 茅山:即茅山,位于今江苏常熟市西北。
  5. 洞庭口:洞庭湖入长江的河口。
  6.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7. 《洞经》:道教经典之一,记载了许多神仙故事和道术。
  8. 神化:指神奇的变化。
  9. 数非亿度:数量不是亿万。
  10. 道单悒幅:道路狭窄曲折。
  11. 洞四有九:山洞中有九个洞口。
  12. 潜夜引辉:在黑暗中引导光明。
  13. 越扶屿之缅涨:越过扶桑岛的涨潮。
  14. 上增龙之合流:山上增加了龙的汇合处。
  15. 鼓兰柑以水宿:用鼓声和兰柑来度过水宿。
  16. 杖桂策以山游:用桂木杖子来游玩山景。
    【译文】:
    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到《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山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梦中梦见了茅山,醒来后根据梦境创作了一篇关于罗浮山的赋文。诗中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和神奇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