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至新亭,大将军江夏王义恭南奔,爰时在殿内,诳劭追义恭,因得南走。

时世祖将即大位,军府造次,不晓朝章。爰素谙其事,既至,莫不喜说,以兼太常丞,撰立仪注。孝建初,补尚书水部郎,转为殿中郎,兼右丞。孝建三年,索虏寇边,诏问群臣防御之策,爰议曰:诏旨“虏犯边塞,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复不可置”。臣以戎虏猖狂,狡焉滋广,列卒拟候,伺觇间隙,不劳大举,终莫永宁。然连于千里,费固巨万,而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齐斧徘徊,朔气稽扫。今皇运洪休,灵威遐慑,蠢尔遗烬,惧在诛剪,思肆蜂虿,以表有馀,虽不敢深入济、沛,或能草窃边塞。羽林鞭长,太仓遥阻,救援之日,势不相及。且当使缘边诸戍,练卒严城,凡诸督统,聚粮蓄田,筹计资力,足相抗拟。小镇告警,大督电赴,坞壁邀断,州郡犄角,傥有自送,可使匹马不反。

这首诗是《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恩幸》中的一段,描述了宋世祖在位初期,大将军江夏王义恭南逃的事件。诗中还提到了宋世祖即位后,军府制度混乱,不懂朝政。有人提出防御策略,认为敌人猖獗,无法轻易对付。但宋世祖认为,虽然敌人强大,但只要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就能抵抗敌人。最后,他命令各边戍守士兵严阵以待,并要求各级官员筹集粮草、积蓄粮食,以便应对敌人的进攻。

译文:
世祖到新亭,大将军江夏王义恭向南逃逸,我那时在殿内,谎称要追义恭,让他得以逃走。当时世祖即将登基,军府制度混乱不清,不明白朝廷的规矩。我对此非常熟悉,一到任就受到欢迎,被提升为太常丞,负责制定仪注。孝建初年,补任尚书水部郎,转为殿中郎,兼任右丞。孝建三年,敌国侵犯边境,皇上下令询问群臣如何防守,我建议说:皇上诏令指出“敌军侵犯边境,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又不可置”。臣以为敌军猖狂,狡诈滋长,列卒等待时机,伺机窥探缝隙,不劳大举,终不能永宁。然而敌军连亘千里,耗费巨万,而中兴造创,资储尚未积累,因此齐斧徘徊,朔风稽扫。如今皇运洪福,灵威遐慑,蠢尔残烬,惧怕诛剪,思肆蜂虿,以表有余。虽不敢深入济、沛,或能草窃边塞。羽林鞭长,太仓遥阻,救援之日,势不相及。况且应当使沿边诸戍练卒严城,凡诸督统聚粮蓄田,筹计资力,足相抗拟。小镇告警,大督电赴,坞壁邀断,州郡犄角,傥有自送,可使匹马不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世祖即位初期的一次军事防御讨论。诗中通过描述敌军的强大和宋世祖的决心,展示了宋世祖的军事才能和坚定决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的军府制度混乱和对军政不熟悉的情况,以及宋世祖对军队的管理和发展的重视。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战斗气息,充分展示了宋世祖的威严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