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又有奚显度者,南东海郯人也。官至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常使主领人功,而苛虐无道,动加捶扑,署雨寒雪,不听暂休,人不堪命,或有自经死者。人役闻配显度,如就刑戮。时建康县考囚,或用方材压额及踝胫,民间谣曰:“宁得建康压额,不能受奚度拍。”又相戏曰:“勿反顾,付奚度。”其酷暴如此。前废帝尝戏云:“显度刻虐,为百姓所疾,比当除之。”左右因倡“诺”。即日宣旨杀焉。时人比之孙皓杀岑昏。
徐爰,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人也。本名瑗,后以与傅亮父同名,改为爰。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从北征。微密有意理,为高祖所知。少帝在东宫,入侍左右。太祖初,又见亲任,历治吏劳,遂至殿中侍御史。元嘉十二年,转南台侍御史,始兴王浚后军。复侍太子于东宫,迁员外散骑侍郎。太祖每出军行师,常悬授兵略。二十九年,重遣王玄谟等北伐,配爰五百人,随军向确磝,衔中旨,临时宣示。
《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恩幸》
诗句:
- 大明中,又有奚显度者,南东海郯人也。官至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常使主领人功,而苛虐无道,动加捶扑,署雨寒雪,不听暂休,人不堪命,或有自经死者。人役闻配显度,如就刑戮。时建康县考囚,或用方材压额及踝胫,民间谣曰:“宁得建康压额,不能受奚度拍。”又相戏曰:“勿反顾,付奚度。”其酷暴如此。前废帝尝戏云:“显度刻虐,为百姓所疾,比当除之。”左右因倡“诺”。即日宣旨杀焉。时人比之孙皓杀岑昏。
- 徐爰,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人也。本名瑗,后以与傅亮父同名,改为爰。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从北征。微密有意理,为高祖所知。少帝在东宫,入侍左右。太祖初,又见亲任,历治吏劳,遂至殿中侍御史。元嘉十二年,转南台侍御史,始兴王浚后军。复侍太子于东宫,迁员外散骑侍郎。太祖每出军行师,常悬授兵略。二十九年,重遣王玄谟等北伐,配爰五百人,随军向确磝,衔中旨,临时宣示。
译文:
- 【序】沈约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事件。
- 【正文】在大明年间,有一位奚显度,他是南东海郯县人,官至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常常让他负责处理人们的工作问题,但他却非常苛刻和残酷,动不动就使用鞭打、严寒和大雪来对待人们,不允许他们休息片刻。人们忍受不了这样的待遇,有的甚至选择自杀。人们害怕被他牵连,就像面临死刑一样。当时建康县的囚犯,有时候会被用硬物压住头部和脚踝胫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宁愿得到建康压住额头,也不要受到奚度拍打。”有人互相戏谑说:“不要回头看,交给奚度吧。”因为他的残暴到了这种程度。前废帝曾经开玩笑说:“显度刻薄残暴,是百姓们讨厌他的地方,我们应该除掉他。”左右的人在听到这话后,就大声答应下来。于是当天就下令杀了他。这时的人们把他比作孙皓杀岑昏一样的人。
- 【正文】徐爰,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人也。原名瑗,后来因为和傅亮的爸爸同名,所以改名叫爰。他起初担任晋琅邪王的大司马府中的中军事,跟随北征。他很有智慧和谋略,被高祖所了解。年少的时候在东宫里当侍臣,进入太祖的身边工作。太祖刚登基后,他又被亲自信任并任命为治理官吏的职务,最终做到了殿中侍御史。元嘉十二年,他被调任到南台侍御史,成为了始兴王浚的后军。后来又在东宫侍奉太子,升迁为员外散骑侍郎。太祖每次出兵打仗或者巡视边疆时,他都会接到命令去指挥军队。在二十九年时,朝廷再次派遣王玄谟等人北伐,派给了徐爰五百人的军队,让他们跟随大军前往确定地域,徐爰根据皇帝的命令传达了这些指示。
赏析:
- 《宋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史传之一,记录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对于人物的描述不仅关注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成就,更重视他们在历史上的形象和影响。
- 本文通过叙述奚显度和徐爰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力。通过对这两位人物的描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 文中的叙述清晰、流畅,语言简练而不失生动性。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
-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简单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反思。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