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去寿阳三百里。勔率众军并进,去顺数里立营。在道遇雨,旦始至,垒堑未立,顺欲击之。时琰所遣诸军并受节度,而以皇甫道烈、土豪柳伦,台之所遣,顺本卑微,不宜统督,唯二军不受命。至是道烈、伦不同,顺不能独进,乃止。既而勔营垒渐立,不可复攻,因相持守。四月,勔录事参军王起、前部贼曹参军甄澹等五人委勔奔顺,顺因此出军攻勔。顺幢主樊僧整与台马军主骠骑中兵参军段僧爱交槊斗,僧整刺僧爱,杀之,追赠屯骑校尉。僧爱勇冠三军,军中并惧。太宗又遣太尉司马垣闳率军来会,步兵校尉庞沈之助裴季戍合肥。初,淮南人周伯符说休祐求起义兵,休祐不许,固请,乃遣之。杖策单行,至安丰,收得八百余人,于淮西为游兵。珍奇所置弋阳太守郭确遣将军郭慈孙击伯符于金丘,琰又遣中兵参军杜叔宝助之。慈孙等为伯符所败,并投水死。太宗以伯符为骠骑参军。

诗句: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去寿阳三百里。勔率众军并进,去顺数里立营。

翻译: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人率领八千名骑兵和步兵,驻扎在宛唐,离寿阳有三百里远。刘勔率领各路军队一同进攻,距离刘顺的营地只有几里路了,于是扎营。

关键词解释:

  1. 宛唐:地名,位于今天中国安徽省境内,是刘顺的据点。
  2. 寿阳:地名,位于今天中国浙江省境内,与刘顺相距约三百里。
  3. 勔:即刘勔,南朝宋的将领,曾参与多次军事行动。
  4. 马步八:指军队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此处指的是骑兵八,步兵四。
  5. 刘顺:刘宋将领,因与刘勔发生冲突而引发一系列战事。
  6. 皇甫道烈:刘宋将领,因与刘顺不和而参与对抗。
  7. 庞天生:刘宋将领,因与刘顺不和而参与对抗。
  8. 蔡兴宗:会稽太守,曾派使者询问萧惠开手下的情况,但无人回答。
  9. 治下:治理下的地区或臣民。
  10. 性格不同:指萧惠开与其父亲的性格差异。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刘顺、柳伦等人占据宛唐,与刘勔的军队对峙的历史事件。诗中通过描述双方的军事部署、地理位置以及将领的性格差异,展现了当时战争的紧张局势和将领们的决心。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战争氛围和将领们的英勇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