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十二子:陈贵妃生后废帝,谢修仪生皇子法良,陈昭华生顺帝,徐婕妤生第四皇子,郑修容生皇子智井,次晋熙王燮,与皇子法良同生。泉美人生邵陵殇王友。次江夏王跻,与第四皇子同生。徐良人生武陵王赞,杜修华生随阳王翙。次新兴王嵩,与武陵王赞同生。又泉美人生始建王禧。智井、燮、跻、赞并出继。法良未封,第四皇子未有名,早夭。
邵陵殇王友,字仲贤,明帝第七子也。后废帝元徽二年,太尉、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反诛,皇室寡弱,友年五岁,出为使持节、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三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封邵陵王,食邑二千户。府州文案及臣吏不讳有无之有。顺帝即位,进号左将军,改督为都督。升明元年,徙都督南豫豫司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历阳太守。三年,薨,无子,国除。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南朝宋明帝的子嗣和封爵的记录。下面是逐句释义:
- “明帝十二子”:指的是宋明帝有十二个儿子。
- “陈贵妃生后废帝”:陈贵妃生下了后来被废黜的后废帝。
- “谢修仪生皇子法良”:谢修仪生下了一个叫做法良的皇子。
- “陈昭华生顺帝”:陈昭华生下了顺帝。
- “徐婕妤生第四皇子”:徐婕妤生下了第四位皇子。
- “郑修容生皇子智井”:郑修容生下了皇子智井。
- “次晋熙王燮,与皇子法良同生”:晋熙王燮和皇子法良同时出生。
- “泉美人生邵陵殇王友”:泉美人生下了名叫邵陵殇王友的皇子。
- “次江夏王跻,与第四皇子同生”:江夏王跻和第四皇子同时出生。
- “徐良人生武陵王赞”,杜修华生随阳王翙:徐良人、杜修华分别生下了武陵王赞和随阳王翙。
- “次新兴王嵩,与武陵王赞同生”:次新兴王嵩和武陵王赞一同出生。
- “又泉美人生始建王禧”:泉美人生下了始建王禧。
- “智井、燮、跻、赞并出继”:智井、燮、跻、赞这四位皇子都作为继位者出现。
- “法良未封”:法良没有被封为王。
- “第四皇子未有名,早夭”:第四皇子还没有名字,就夭折了。
- “邵陵殇王友,字仲贤,明帝第七子也”:邵陵殇王友是明帝第七个儿子的名字。
- “后废帝元徽二年,太尉、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反诛”:在后废帝元徽二年时,太尉兼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造反被杀。
- “皇室寡弱,友年五岁,出为使持节、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三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封邵陵王,食邑二千户”:由于皇室力量薄弱,五岁的邵陵殇王友被派去担任使持节,监管江州、豫州的西阳、新蔡、晋熙三个郡的军事事务以及南中郎将,并被封为邵陵王,食邑两千户。
- “府州文案及臣吏不讳有无之有”:处理府州文书及下属官员时,不回避有或无的情况。
- “顺帝即位,进号左将军,改督为都督。升明元年,徙都督南豫豫司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历阳太守”:顺帝即位后,他晋升为左将军,并改为都督。在升明元年,他被调任南豫州刺史,兼任豫州、司州、荆州三州的都督,同时还担任安南将军,并担任过历阳太守。
- “三年,薨,无子,国除。”:三年后,他在一次疾病中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他的王国也随之被撤销。
赏析:
这首诗详细记录了宋明帝的几位皇子及其各自的封爵和生平事迹。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皇族成员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诗中提到的皇子们的封号、职务和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此外,诗中还透露了一些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如桂阳王休范的反叛和邵陵殇王友的早年夭折。这些细节增加了诗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