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于世,旧僧谓其贬黜释氏,欲加摈斥。太祖见论赏之,元嘉中,遂参权要,朝廷大事,皆与议焉。宾客辐凑,门车常有数十两,四方赠赂相系,势倾一时。注《孝经》及《庄子逍遥篇》、文论,传于世。

又有慧严、慧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时斗场寺多禅僧,京师为之语曰“斗场禅师窟,东安谈义林”世祖大明四年,于中兴寺设斋。有一异僧,众莫之识,问其名,答言名明慧,从天安寺来,忽然不见。天下无此寺名,乃改中兴曰天安寺。大明中,外国沙门摩诃衍苦节有精理,于京都多出新经,《胜鬘经》尤见重内学。

东夷高句骊国,今治汉之辽东郡。高句骊王高琏,晋军帝义熙九年,遣长史高翼奉表献赭白马。以琏为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骊王、乐浪公。高祖践阼,诏曰“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骊王、乐浪公琏,使持节、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将军、百济王映,并执义海外,远修贡职。惟新告始,宜荷国休,琏可征东大将军,映可镇东大将军。持节、都督、王、公如故”三年,加琏散骑常侍,增督平州诸军事。

”`
宋书 · 卷九十七 · 列传第五十七 · 夷蛮

论行于世,旧僧谓其贬黜释氏,欲加摈斥。太祖见论赏之,元嘉中,遂参权要,朝廷大事,皆与议焉。宾客辐凑,门车常有数十两,四方赠赂相系,势倾一时。注《孝经》及《庄子逍遥篇》、文论,传于世。又有慧严、慧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时斗场寺多禅僧,京师为之语曰“斗场禅师窟,东安谈义林”世祖大明四年,于中兴寺设斋。有一异僧,众莫之识,问其名,答言名明慧,从天安寺来,忽然不见。天下无此寺名,乃改中兴曰天安寺。大明中,外国沙门摩诃衍苦节有精理,于京都多出新经,《胜鬘经》尤见重内学。

东夷高句骊国,今治汉之辽东郡。高句骊王高琏,晋军帝义熙九年,遣长史高翼奉表献赭白马。以琏为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骊王、乐浪公。高祖践阼,诏曰”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骊王、乐浪公琏,使持节、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将军、百济王映,并执义海外,远修贡职。惟新告始,宜荷国休,琏可征东大将军,映可镇东大将军。持节、都督、王、公如故”三年,加琏散骑常侍,增督平州诸军事。

译文:

宋书记载了许多关于南北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交往历史。书中记录了南夷和西南夷的情况。南夷和西南夷大致分布在交州以南及西南的大海中洲上,距离有时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乘船往来。这些地区的居民虽然语言不同,但是通过书信进行沟通。

在宋书中还有关于慧严、慧议两位僧人的描述。他们居住在东安寺,修行严谨,受到道俗的尊敬。当时斗场寺的僧人数量众多,而东安寺也吸引了许多访客。这些僧侣们的生活和行为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影响。

宋书中还提到了外国僧人摩诃衍的情况。他是一位精通佛法的僧人,他在京城撰写了很多新的佛经,其中《胜鬘经》尤为受到重视。他的活动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书还提到了高句骊国的情况。这个国家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境内。国王高琏被派遣前往宋朝进贡,他带来了一些珍贵的物品作为礼物。宋书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

赏析:

这段文字是宋书卷九十七中的部分内容摘录,记录了南朝时期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以及一些宗教活动和人物事迹。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格局、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