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帝升明二年,遣使上表曰“封国偏远,作藩于外,自昔祖祢,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叶朝宗,不愆于岁。臣虽下愚,忝胤先绪,驱率所统,归崇天极,道遥百济,装治船舫,而句骊无道,图欲见吞,掠抄边隶,虔刘不已,每致稽滞,以失良风。虽曰进路,或通或不。臣亡考济实忿寇仇,壅塞天路,控弦百万,义声感激,方欲大举,奄丧父兄,使垂成之功,不获一篑。居在谅暗,不动兵甲,是以偃息未捷。至今欲练甲治兵,申父兄之志,义士虎贲,文武效功,白刃交前,亦所不顾。若以帝德覆载,摧此强敌,克靖方难,无替前功。窃自假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咸各假授,以劝忠节”诏除武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

顺帝升明二年,遣使上表曰“封国偏远,作藩于外,自昔祖祢,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叶朝宗,不愆于岁。臣虽下愚,忝胤先绪,驱率所统,归崇天极,道遥百济,装治船舫,而句骊无道,图欲见吞,掠抄边隶,虔刘不已,每致稽滞,以失良风。虽曰进路,或通或不。臣亡考济实忿寇仇,壅塞天路,控弦百万,义声感激,方欲大举,奄丧父兄,使垂成之功,不获一篑。居在谅暗,不动兵甲,是以偃息未捷。至今欲练甲治兵,申父兄之志,义士虎贲,文武效功,白刃交前,亦所不顾。若以帝德覆载,摧此强敌,克靖方难,无替前功。窃自假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咸各假授,以劝忠节”

译文:
顺帝升明二年(468年),宋派遣使者上奏朝廷说:“我们国家偏远,在外地作为藩镇,自古以来的祖先,都亲自身穿铠甲,跋山涉水,没有闲暇的时候。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个国,渡过大海北边的九州,国家的治理已经非常融洽和平,土地疆域辽阔,世代朝拜。虽然我是愚蠢的人,但有幸继承了先人的基业。驱使率领所统辖的地区,崇尚上天的意志。道路遥远到了百济,整治船只和船夫,但是句骊的君主无道,企图吞并我们。掠夺抄掠边境属地,不断骚扰我们。每当这样的时候,就阻碍了我们的正常事务,因此失去了良好的机会。尽管我努力前进道路却困难重重。我的祖父曾经因愤恨敌人而战死于战场,堵住了上天的路,他控制着百万的军队,正义之声充满感动人心的力量。原本想要发起大的攻势,突然我父亲、叔父们相继去世,使得原本可能完成的事业无法完成。我处于守丧期间,没有动用武器盔甲,因此未能成功。现在我想要训练军队,发扬先辈们的遗志,勇敢的士兵以及文官武将都将尽力作战,白刃交加的战斗也会勇往直前,也不在乎生死。如果皇上能够用皇帝的美德覆盖万物,摧毁这个强大的敌人,平定这场内乱,那么过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我私自请求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其他的人也都各自授予相应的职位,用以鼓励忠诚和节操。”

注释:

  1. 顺帝升明二年:顺帝是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刘邵,升明是他在位的年号。
  2. 遣使上表:指宋朝派遣使者向朝廷报告情况,并上表奏请朝廷处理。
  3. 封国偏远:指被封国位于偏僻的地方。
  4. 作藩于外:在外地设立藩镇。
  5. 自昔祖祢:从以前开始的祖先。
  6. 躬擐甲胄:亲自穿甲胄。
  7. 跋涉山川:翻越山川。
  8. 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指宋朝东征毛人五十五个国家,西服众夷六十六个国家,渡过海洋北部九十五个国家。
  9. 王道融泰:国家的治理非常融洽和平。
  10. 廓土遐畿:扩展国土。
  11. 累叶朝宗:历代朝拜。
  12. 不愆于岁:不违背时令。
  13. 臣虽下愚:我虽然很愚笨。
  14. 忝胤先绪:辱承先人的余烈。
  15. 驱率所统:驱使率领所统领的地区。
  16. 归崇天极:崇尚上天的意志。
  17. 道遥百济:经过遥远的百济。
  18. 句骊无道:句骊君主无道。
  19. 掠抄边隶:掠夺抄掠边境属地。
  20. 虔刘不已:骚扰不止。
  21. 稽滞:阻碍。
  22. 义士虎贲:有勇气的战士。
  23. 文武效功:文人和武人都尽力作战。
  24. 白刃交前:白刃相接。
  25. 摧:摧毁。
  26. 克靖方难:平定这场内乱。
  27. 无替前功:不要放弃先前的功业。
  28. 窃自假:私自请求。
  29. 开府仪同三司:古代官名,是高级官员的一种称号。
  30. 其余咸各假授:其他人也都各自被授予相应的官职。
  31. 劝忠节:激励忠诚和节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