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以“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世祖出镇历阳,行参征虏军事。民有盗发冢者,罪所近村民,与符伍遭劫不赴救同坐。亮议曰:

寻发冢之情,事止窃盗,徒以侵亡犯死,故同之严科。夫穿掘之侣,必衔枚以晦其迹。劫掠之党,必欢呼以威其事。故赴凶赫者易,应潜密者难。且山原为无人之乡,丘垄非恒途所践,至于防救,不得比之村郭。督实效名,理与劫异,则符伍之坐,居宜降矣。又结罚之科,虽有同符伍之限,而无远近之断。夫冢无村界,当以比近坐之。若不域之以界,则数步之内,与十里之外,便应同罹其责。防民之禁,不可顿去,止非之宪,宜当其律。愚谓相去百步同赴告不时者,一岁刑,自此以外,差不及罚。

亮(字道明),字号清操好学,善于撰写文章。未满弱冠之年,便被所在州郡征召为从事。在会稽太守孟顗任期内,因不法行为受到指责并最终免官。他随后又上奏灾异事件,得到西曹主簿的职位。当时,三吴地区遭遇水灾,粮食价格高涨导致百姓饥馑,刺史彭城王义康派遣他提出解决策略,以缓解民众急迫之需求。

诗句原文及译文:

宋书 · 卷一百 · 列传第六十 · 自序
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以“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人名,本名道明。
  • 道明:字号。
  • 清操好学:表明其品德操守和对学问的热爱。
  • 善属文:擅长写作文章。
  • 未弱冠:古代指二十岁,这里指年轻时便有才能。
  • 州辟从事:被州里征召担任地方官员。
  • 会稽太守孟顗:曾任会稽太守,后因不法被免职。
  • 纠劾:举报、弹劾。
  • 灾异:自然灾害或异常现象。
  • 西曹主簿:管理文书档案的官职。
  • 水淹:洪水泛滥。
  • 谷贵民饥:粮食价格上涨,百姓饥饿。
  • 彭城王义康:宋朝的一位王爷。
  • 转西曹主簿:由其他职务转调至西曹主簿。
  • 三吴水淹:泛指江南地区因洪灾导致的水患。
  • 班下所在:传达到各处。
  • 隐其虚实:隐藏囤积者的真假情况。
  • 籴货:购买货物。
  • 常道行于百世:《常理》适用于后世。
  • 权宜用于一时:临时措施应用于当前阶段。
  • 缘淮:靠近淮河的地区。
  • 邑富地穰:地方富裕,收成良好。
  • 估赋:估算的税赋。
  • 交市:交换市场。
  • 贷给:借出。
  • 强壮:身体健康强壮的人。
  • 游费:无谓的消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作为政府官员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诗中详细记载了他在任西曹主簿期间,面对三吴地区水灾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和经济困难时,如何采取措施救助民众的具体做法和思考。通过描述孟顗的不法行为、提出救灾措施如“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以及实施“籴货”等政策来平抑物价,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智慧和务实态度。同时,他也意识到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政策的实施,体现了一种兼顾现实与理想的治理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