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芝盖,薄暮洞庭归。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春日里游历山水时有感而作。首联描写了夕阳下暮烟、斜晖、岸水的景象;颔联写了燕子惊飞的场面;颈联描绘了落花与行衣相映成趣的景象;尾联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岸烟起暮色——岸边的烟雾升起(笼罩)着傍晚的天空。

②岸水带斜晖——江岸上水波泛动,夹带着夕阳的余辉。③径狭横枝度——小路上,横斜的枝条挡住了路。④帘摇惊燕飞——帘子被风吹得摇曳不定。⑤落花承步履——花瓣落在脚步旁,随风飘落。

⑥流涧写行衣——山涧里的溪水冲刷着衣服。⑦何殊九芝盖——这景色和九芝草一样美丽。⑧薄暮洞庭归——傍晚时分,我驾着小船回到洞庭湖。

赏析: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岸烟起暮色”,点明时间是日暮之时,“暮色”二字渲染出一种凄迷、幽静、苍凉的气氛。“岸水带斜晖”,则进一步写出了夕阳西下,余辉映照水中之景。次句“径狭横枝度”,写行人经过狭窄的小路,横斜的树枝挡道,可见诗人行走之艰难。三句“帘摇惊燕飞”,则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帘子在风中摇曳,惊动了飞翔的燕子。四句“落花承步履”,则以落花衬托行人的步履,落花随风飘扬,似乎要跟随行人而去。五、六句“流涧写行衣”,“涧水”与“行衣”相互映衬,表现了诗人行装中的水流。最后两句“何殊九芝盖,薄暮洞庭归”,将前面所写景物融于一境,用九芝草比喻这些美景,表达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