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衢回北第,驰道度西宫。
树阴连袖色,尘影杂衣风。
采桑逢五马,停车对两童。
喧喧许史座,钟鸣宾未穷。

注释:

  1. 槐衢,指通往皇宫的大道。北第,指北边的府邸。驰道,即皇帝专用的道路。度,经过。西宫,指西面的建筑群。树阴连袖色,树木的阴影连到衣袖的颜色。
  2. 尘,尘土飞扬。影,影子。杂衣风,衣服和灰尘混在一起。
  3. 采桑,采摘桑叶。五马,指古代贵族的车马,这里泛指高贵的人物。停车,停下车来。对,面对。两童,有两个小孩。
  4. 喧喧,喧闹嘈杂。许史,指西汉开国大臣许负和丞相史丹。座,座位。钟鸣宾未穷,钟声未完,客人还未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道路上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安的繁荣与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
    首句“槐衢回北第”,槐树成行的大道通向皇宫,北边的府邸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槐树和北第形成了一种视觉对比,突出了府邸的尊贵地位。
    次句“驰道度西宫”,皇帝专用的道路穿过西面的建筑群,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里的驰道和西宫又形成了一种空间对比,突显出皇权的重要地位。
    第三句“树阴连袖色”,树木的影子连到了衣袖的颜色,形象地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的情景。这一句既表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也暗示了人们生活的安逸舒适。
    第四句“尘影杂衣风”,尘土飞扬中混杂着衣服和灰尘的影子,形象地描绘了长安城街道上的繁忙场景。这一句既展示了街道的热闹程度,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第五句“采桑逢五马”,采摘桑叶时遇到了高贵的人(五马),意味着有机会结交贵人。这句既表现了人们的社交活动,也反映了长安城的繁荣程度。
    第六句“停车对两童”,停下来和两个小孩交谈,表现出平民百姓的生活情趣。这里的小孩既代表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最后一句“喧喧许史座,钟鸣宾未穷”,喧嚣的声音中可以听到许负和史丹的席位,钟声尚未结束,客人还没有离开。这句既表达了宴会的热闹气氛,也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道路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和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