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不可限,未见常疑无。
扪天倒明玉,蔽地泻隋珠。
疾耸犹马奔,熟视如虹趋。
丹壁似绣被,翠磴类罗襦。
前瞻真刻削,旁观复盘纡。
斑驳生虎纹,参差出龙须。
金䔲照石洞,木兰润仙衢。
琴君入钓鲤,叶令去乘凫。
客心胜奔电,为此忽踟蹰。
依依明月道,望望白云隅。
岁寒方负载,筑室请于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石门山的壮丽景色。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神功不可限,未见常疑无。(注释:神功的壮观无法估量,未曾见到却常常怀疑其不存在。)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们对石门山的赞叹之情,认为其壮丽之景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畴。
  1. 扪天倒明玉,蔽地泻隋珠。(注释:伸手触及天空,像是触到明亮的玉石;遮天蔽地,好似倾泻着隋朝珍珠。)
  • 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石门山高耸入云,仿佛触摸到了天上的明玉,同时山体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宛如倾泻着隋朝的珍珠。
  1. 疾耸犹马奔,熟视如虹趋。(注释:山峰快速耸起,犹如骏马奔腾;仔细观看,又似彩虹般的流动。)
  •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石门山的壮观,山峰的快速崛起和流动如同骏马奔腾,给人一种动感和力量感。
  1. 丹壁似绣被,翠磴类罗襦。(注释:山壁如红色锦绣,踏着绿石台阶如穿着罗衣。)
  • 通过比喻,将山壁的红色与锦缎相联系,而踩在绿色的石板上则如同穿着罗衣,形象地描绘了山体的绚丽多彩。
  1. 前瞻真刻削,旁观复盘纡。(注释:从前方看,山形像刀削斧砍;从侧面观察,山势盘旋曲折。)
  • 这两句描写了石门山的立体形状,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出其不同的特征,既有刚劲有力的刀削斧砍之感,又有曲折蜿蜒的美感。
  1. 斑驳生虎纹,参差出龙须。(注释:岩石表面斑驳陆离,如同虎皮;岩石缝隙中,露出龙须般的纹理。)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门山的奇特景观,岩石表面的斑驳陆离如同虎皮,而岩石缝隙中的龙须纹理则增加了山体的神秘感和生命力。
  1. 金䔲照石洞,木兰润仙衢。(注释:金光照耀着石洞,木兰花洒满仙境的小路。)
  • 这两句以金、银等贵重材质来形容阳光照射下的石头洞穴,以及木兰花香洒满的仙境小路,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象。
  1. 琴君入钓鲤,叶令去乘凫。(注释:有人像弹奏琴曲一样悠然自得地垂钓鲤鱼;有人像叶令一样乘着飞鸟远行。)
  • 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1. 客心胜奔电,为此忽踟蹰。(注释:客居之心胜过奔马,因之感到踌躇不前。)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面对美景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1. 依依明月道,望望白云隅。(注释:依依不舍地望着明月照耀的道路,望着白云边缘的方向。)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面对美景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1. 岁寒方负载,筑室请于居。(注释:只有在寒冷的季节,我才愿意承受这些重负,请求建房居住。)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面对美景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李商隐通过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石门山的壮丽景象和自己的感慨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或亲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