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此嘉树,摇影出云垂。
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
凡耳非所别,君子特见知。
不辞去根本,造膝仰光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边山此嘉树”:这棵佳木在边山。

“摇影出云垂”:摇曳的树影好像从云中垂下。

“清心有素体”:这棵树的树干洁白如素。

“直干无曲枝”:它的干枝笔直没有弯曲。

“凡耳非所别”,君子特见知:一般人听不出它的特点来,只有君子才能识别出来。

“不辞去根本,造膝仰光仪”,这是《论语》里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不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而只去探求事物的本原;我不去趋炎附势,而是恭敬地仰望着圣人的光辉。

【答案】

译文:

边山中的这棵佳木,摇曳的树影好像从云间垂下。洁白的树干,笔直而没有弯曲。一般的人听不出它的特点来,

只有君子才能识别出来,因此他们特别看重它。我不去寻找那世俗之物,只是探求事物的根本,恭敬地仰视着圣人的

光辉。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借物喻德,托物言志。全诗通过对琴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崇尚自然、鄙视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首联“边山此嘉树,摇影出云垂”,以景起兴,描绘了琴朴的外形特征,为下文作铺垫。这里既写琴朴的外形,也暗示其生长的环境与条件。琴朴生长在边荒之地,远离尘嚣,远离官场,所以它才具有高洁的品质。琴朴的枝叶繁茂,苍翠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

颔联“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进一步描写了琴朴的外形特征。这里既赞美了琴朴的质地之纯白,又赞美了琴朴的形态之端正。同时,这一联还暗含着诗人自己的理想与人格。琴朴的这种品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

颈联“凡耳非所别,君子特见知”,通过对比,突出了琴朴的品质之美。这里的“凡耳”指的是平庸的人,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看不到事物的深层本质,所以他们无法真正认识琴朴的美。然而,“君子”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真正认识琴朴的美。这一联还暗含着诗人自己的理想与人格。作为一位诗人,他深知只有具备高尚品质的人才配得上他的尊敬与赞誉。

尾联“不辞去根本,造膝仰光仪”,通过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观点与立场。诗人表示自己并不去追逐那些世俗之物,而是只去探求事物的本原。同时,他也不会去趋炎附势,而是恭敬地仰望着圣人的光辉。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的谦逊与真诚,又表达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琴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崇尚自然、鄙视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