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棹才假寐,击汰已争先。
敞朗朝霞澈,惊明晓魄悬。
万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
丛枝上点点,崩溜下填填。

【注释】

弭棹:停舟;假寐(gé):暂时睡下。击汰(dá):击水;争先:竞相争渡。万寻:形容山高,极言其险峻。百丈:形容瀑布之高。崩溜(bēng liū):山洪。

【赏析】

《夜发密岩口》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山中景色和水流动态,以及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弭棹才假寐”,意思是说刚刚停下船桨休息了一会儿,就睡着了。这里的“弭棹”指的是停船,“假寐”则是指暂时睡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航行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而感到疲倦,所以选择停下来休息。

第二句“击汰已争先”,意思是说刚刚休息一会儿,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了。这里的“击汰”指的是打水或划船,“争先”则是指争先恐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开始的旅程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第三、四句描写了早晨的山中景色和水流动态:“敞朗朝霞澈,惊明晓魄悬。”这里的“敞朗”指的是开阔明亮,“澈”则是清澈的意思。这两句描述了早晨的阳光照耀下的山中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同时,“惊明晓魄悬”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色,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

第五、六句描写了山中的瀑布和岩石:“万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这里的“万寻”指的是极高之处,“重泉”则是指深水中的泉水。这两句描述了山中的瀑布和岩石,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同时,“仰危石”和“窥重泉”则分别表现了站在高处俯瞰和从水中仰望这两种不同的视觉感受。

第七、八句描写了山中的树林和水流:“丛枝上点点,崩溜下填填。”这里的“丛枝”指的是树木丛生的地方,“填填”则是水流湍急的样子。这两句描述了山中的树林和水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点点”和“填填”则分别表现了树木丛生和水流湍急这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和水流动态的描述,以及诗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