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
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
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注释】:
- 旦发渔浦潭:清晨出发到渔浦潭去,即从渔浦的岸边出发。渔浦: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南。潭:指水潭、池塘。
- 雾未开:雾气尚未散去。
- 赤亭:地名,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风已飏:风已经吹起来了。
- 棹歌:船桨发出的歌声,代指船只。中流:船行正中间。鸣鞞(bǐng):击鼓声。沓障:杂乱。
- 村童:农村儿童,指隐士。忽相聚:忽然聚集在一起。野老:乡野老者。时一望:不时眺望。
- 诡怪石异象:形状奇特怪异的石头和奇异的景象。崭绝峰殊状:高耸入云的山峰形态各异。
- 森森:形容树木繁密高大。荒树齐:荒芜的树木一片连着一片。析析:形容水流湍急。寒沙涨:河床中的寒冰融化后形成的沙粒上涨。
- 藤垂:藤蔓垂下。岛易陟:容易攀上小岛。崖倾:山崖倾斜。屿难傍:难以靠岸。
- 信是:确实如此,真是。永幽栖:长久隐居。岂徒:难道只是。暂清旷:暂时的清静开阔。
- 坐啸昔有委:坐着吟诗长啸,以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昔:过去。委:吟咏。坐啸:坐着长啸。
- 卧治:躺着治理政事,比喻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今可尚:现在也可以效仿。尚:效法,仿效。
【译文】:
清晨从渔浦岸边出发,去潭边钓鱼;
早晨出发,湖面上的雾还没有散去,
船儿已经驶向了赤亭,风吹起来了。
渔船上唱着船歌,船行到水波中,
远处村庄的孩子聚在了一起,
山上的野老人不时地眺望远方的景色。
奇特的山峰岩石,千姿百态,
荒芜的树木,连成一片,
湍急的河流,水势汹涌,
藤蔓垂挂,小岛很容易攀登,
山崖斜倾,岛屿难以靠近。
确实是隐居生活,不是短暂的清幽,
我坐着吟咏,从前就有这样的经历,
我躺着治理政事,现在也能效仿。
【赏析】:
此诗为《渔浦潭》,描绘渔浦的秀丽风景,并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向往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心境。全诗意境优美,用词生动,形象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描写了渔潭的景色:清晨时分,雾还未散去;而此时赤亭的风已经吹起来了。这里的“未开”和“已飏”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颔联“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进一步描绘了渔潭的环境:渔民的歌声在中流回荡,击鼓的声音在四周响起,形成了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渔民们劳作的场景,又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则描写了渔潭周边的人们:孩子们突然聚在一起,老人们时不时眺望远方的景色。这里的“忽聚”“时而”等词语表现了人们活动的随意性和生活的闲适性。
尾联“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则描绘了渔潭周围的自然景观:奇特的山石和奇形怪状的山峰形成了一副美妙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展现了渔潭的美景和渔人们的勤劳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