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䍐,天驷动行镳。
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
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
歌吟奉天咏,未必待闻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译文”“赏析”,要求学生在对原诗句的翻译、内容概括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情感和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注释】
①侍宴:陪皇帝或贵族宴会。玄武观:宫名,在长安城东南角上,以地势高峻而得名。唐时在此建观,后为太常观。②䍐:通“辇”。③天驷:指天子的车驾。④苍龙阙:指长安城东面门。⑤丹楼:指皇宫中的楼阁。⑥歌吟奉天咏:歌颂上天的恩德。⑦云里:指天空中。⑧树影:指树木的影子。⑨浪中:指水中的波浪。⑩韶乐:古代一种乐曲。
【译文】
黎明时分春天已到三月三,新雨过后百花竞相开。
星官从紫微垣移至蓬莱山,天帝的马驾动金镳。
旌旗飘转于皇宫之侧,尘土飞卷在饮马桥头。
翠绿的宫殿迎着斜照之光,红色的楼阁遥望夕阳西下。
鸟声从天空中传来,树影在水中摇曳不定。
歌唱《奉天咏》,不一定等待皇上听闻韶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首联写春光明媚;二联写春色满园;颈联写春意盎然;尾联写春意无限。全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怀的佳作。
此诗首二句写春晓之景,诗人起笔便写“三春暮”,暮即晚,暮春则指初夏。这两句诗看似写景,实则寓情。因为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所以诗人说“新雨百花朝”,新雨一洒,百花盛开,春意盎然。颔联紧承首联,写春日景色。“星宫移渡䍐”,意思是说天上星宿移动到了地上的皇宫。这里的“移”字用得极为贴切,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滋润作用。“天驷动行镳”,意思是说天帝的车子动了,车前挂着马嚼子。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春雨的滋润使万物复苏的景象。
颈联写春日之景,诗人抓住两个典型景物加以描绘,一是“麾转苍龙阙”,二是“尘飞饮马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旗帜飘扬于皇宫的门前,尘土飞扬于饮马桥的桥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春日郊游图,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春天的感受。“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意思是说,翠绿的宫殿迎接着斜照之光,红色的楼阁眺望着夕阳西沉。这句诗将“翠”和“丹”这两个色彩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明快而和谐的色彩对比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春天的感受。“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意思是说鸟儿在云中鸣叫,树影在浪中摇摆。这两句诗虽然只是对鸟儿叫声和树影进行了简单的描绘,但它们却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