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释】
榆溪:在今甘肃陇西县。从军:参军。陇西:郡名。汉时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县,故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绕阵看狐迹:指战乱中,人们只能看到狐狸的踪迹。依山见马蹄:在险峻的山区,只看到马蹄印。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形容军中天气寒冷,旌旗飘舞不定,鼓声低沉。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指天色阴沉,大雁南飞,使人愁思满怀;又指道路遥远难辨。
【赏析】
《雨雪曲》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通过写一个从军的将士在外征战,久戍不归,思念妻子的情景,反映了广大征夫久戍不归的怨情和战争的残酷现实,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雨雪隔榆溪”点出季节是冬天。“榆溪”,即榆溪水,发源于甘肃岷县。“从军度陇西”说明从军者来自陇西(今甘肃省西部一带,因古为陇山之西而得名)。陇右地区地处边陲,战事频仍,因此“从军”者多有外征、戍守边疆的经历。“度”字既表明了行军的路线,也表达了将士们渴望胜利、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情。此句一开头就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悲壮凄婉。“雨雪”“度”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写将士们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狐迹”是指敌军的巡逻队留下的脚印。“马蹄”是指敌军骑兵的马足印。这两个意象都带有战争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又是那么明显和显眼,足以让将士们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时刻不忘对家乡的思念。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写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岗位,忍受严寒和黑暗,但依然坚持战斗。“旗彩坏”是指军队的旗帜被风雨打坏了,“鼓声低”是指战鼓的声音被风雨淹没了。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坚贞不屈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写将士们在漫长的征途上,面对着重重困难,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无奈。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幅将士们艰难跋涉、思念亲人的画面,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最后两句则以景结情,以“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来总结全诗,表达了将士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