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牖风摧树,南篱寒蛩吟。
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

秋风曲三首其三

北牖风摧树,南篱寒蛩吟。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

【译文】
北窗受风声摧残,树木被吹得摇摇欲坠;南方的篱笆边,寒蛩在低声吟唱。庭院里月光洒满,思妇夜深还在捣衣。

【赏析】
《秋风曲三首》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江洪所作。此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和思妇的心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首句“北牖风摧树”,描绘了北窗受风声摧残的景象。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随时都会折断。这里的“风摧树”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这种自然与人生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

第二句“南篱寒蛩吟”,则转向了南方的篱笆边,寒蛩在凄冷的环境中低声吟唱。寒蛩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这种声音既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庭中无限月”,进一步扩展了前两句的场景,将目光投向了庭院中的明月。月光洒满庭院,照亮了每一片角落,也照亮了思妇的心。月光下,思妇的身影显得更加孤独,她的心灵仿佛也被月光所触动。

最后一句“思妇夜鸣砧”,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收束。思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不停地捣衣。她的声音如同秋夜里的钟声,清脆而悠扬,回荡在空旷的庭院中。这声音既是对生活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难的感慨。这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