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注释:

学古诗三首 其二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注解】:

巩洛:洛阳,古都。东门:洛阳的东城门名。

薄暮:黄昏。川流侧:河流边上。

浑浑:模糊不清的样子。

人面生疏:形容人与自己不相熟。

日夕:傍晚。

栖鸟:栖息在树上的鸟。

飞轮:指车轮。

倘易:倘若,如果。

即:接近,靠近。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755)春天,从奉先县赴华州途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以诗人自己的主观感受为线索,抒写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及旅途的孤独寂寞。全诗句句写景,但处处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感人。

首联“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二句,点出地点、时间、景物和人物。洛阳城东门,傍晚时分,大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而此时诗人却孤身一人,面对滚滚的车马之流,不禁感到茫然无依,仿佛在这熙攘的人群中已变得陌生了。这一句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之感。

颔联“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两句写景,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夕阳西下的时候,归巢的鸟儿渐渐远去;天色渐晚,天空中飘荡着几朵浮云,颜色也显得格外地绚丽多姿。这两句描写的虽是自然景象,但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二句,进一步抒发诗人的孤独之情。诗人站在东门外,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期待。然而,当诗人抬头仰望时,却发现对面并不熟悉的面孔。这句中的“延伫”一词,写出了诗人长时间地凝视、等待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尾联“飞轮傥易去,易去因风力”二句,诗人想象车轮飞驰而去的情景,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这里的“飞轮”是指车轮,“傥易去”是指车轮飞逝而去。诗人想象着车轮疾驰而去,自己却无法追赶上去。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流露出他对未来生活的种种忧虑和不安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而含蓄,情感真挚而强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种种忧虑和不安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