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辄困桑下,于陵拾李螬。
历齿方嗟贱,灸背岂知豪。
佣耕乏旅力,倚市惮劬劳。
旷日无豆饭,方冬缺缊袍。
清旦开蓬荜,举目想煎熬。
枢机慎仆隶,媒蘖畏朋曹。
万途皆自僻,一事岂他褒。
匆匆昨不定,负杖出蓬蒿。
逢施同沟壑,值设乃糠糟。
生途稍冉冉,逝水日滔滔。
咸言等木石,谁当出羽毛。
【注释】
- 聊作百一体诗:我试着创作了一首关于人生的诗歌。
- 灵辄困桑下:指孔子在鲁国时,被匡地的居民误以为是阳虎而围困。
- 于陵拾李螬:孔子在陈国时,曾路过于陵县,看到农民们正在采摘李子,他拾起一个李子的虫,用来占卜是否能够通过。
- 历齿方嗟贱: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感到自己很卑微。
- 灸背岂知豪:比喻一个人虽然地位很高,但是身体已经衰弱不堪。
- 佣耕乏旅力:做雇工耕种,力气不足。
- 倚市惮劬劳:在市集上工作,害怕劳累。
- 旷日无豆饭:长时间没有吃到像样的饭食。
- 方冬缺缊袍:冬天缺少棉袍。
- 清旦开蓬荜:清晨打开简陋的屋门。
- 枢机慎仆隶:谨慎对待仆人和下属。
- 媒蘖畏朋曹:担心与朋友争斗。
- 万途皆自僻:所有的道路都显得偏僻和艰难。
- 一事岂他褒:一件事情难道值得赞扬吗?
- 匆匆昨不定:今天的事情匆忙还没有决定。
- 负杖出蓬蒿:背着手走出荒凉的地方。
- 逢施同沟壑:遇到灾难和不幸的人。
- 值设乃糠糟:遇到贫困和困苦的生活。
- 生途稍冉冉:生活的路还很漫长。
- 逝水日滔滔:时光流逝得很快。
- 咸言等木石:大家都说人如同木头和石头一样。
- 谁当出羽毛:没有人能超越这些束缚。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道路艰辛、命运不济感慨的诗作。全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遇,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聊作百一体诗”,表明这是一首以人生为题材的诗歌。整首诗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道路艰辛的认识。
中间部分,诗人分别描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种种遭遇,如被围困的灵辄、采摘李子却捡到虫子的故事、佣耕时的劳累、市场工作的担忧、生活上的匮乏等等。这些经历都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无奈。
最后一句“匆匆昨不定”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他不知道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改变现状。这种迷茫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辛、命运不济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