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闾钦逸轨,轼墓礼真魂。
化涂终眇默,神理暧犹存。
尘经未辍幌,高衡已委门。
日芜子云舍,徒望董生园。
华阴无遗布,楚席有灵樽。
玄泉倘能慰,长夜且勿论。
【注释】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奉和,是古代一种文体的写作格式,即作者先写一首诗,然后由别人作答。竞陵王,是梁武帝长子萧纲的小名。刘瓛,就是竟陵王经的字。表闾:指立碑。钦逸轨:敬仰高洁的风范。轼(shì):通“拭”,擦。真魂:真性、真情。眇默:幽寂。暧犹存:暖意尚在。尘经:佛经。幌:神幡。衡:北斗星名。委门:弃世。日芜:即荒墟,这里代指荒凉的地方。子云舍:西汉董仲舒的故居。董生园:汉时董仲舒的花园。《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灯错些。”华阴:华山的南面,地名。遗布:遗留下来的布匹。楚席:楚国的席子,这里代指故乡。灵樽:盛酒的器皿,这里指祭器。玄泉:深泉水。倘:倘若。慰:安慰。长夜:漫漫长夜,这里比喻永无止境的黑夜。
【赏析】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对竟陵王的墓表示哀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情。此诗前四句写墓志铭,后三句写对竟陵王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开头,点明了诗歌的创作对象。接着用四句话来写墓志铭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对竟陵王的尊敬与哀悼。
第一句“表闾钦逸轨”,写墓志铭中对竟陵王的赞颂。“表闾”是指立碑,“表”是标举的意思,“闾”是里巷的门。“钦逸轨”,意思是敬仰高尚的风范。
第二句“轼墓礼真魂”,写墓志铭中对竟陵王的哀悼。“轼墓”是擦拭墓碑的意思,“真魂”是真性的化身。
第三句“化涂终渺默”,写墓志铭中对竟陵王的追忆。“化涂”是说竟陵王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却依然存在。
第四句“神理暧犹存”,写墓志铭中对竟陵王的怀念之情。“神理”是指精神或思想,“暧犹存”是说竟陵王的精神仍然存在。
第五、六句写诗人对竟陵王的怀念之情。“尘经未辍幌”,“尘经”是指佛经,“辍幌”是停止诵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竟陵王的墓前的佛经还没有读完,诗人就离开了。
第七、八句写诗人对竟陵王的怀念之情。“高衡已委门”,“衡”是北斗星名,“高衡”指北斗星的位置。“委门”是放弃世俗生活的意思,“门”指家门或家门附近的土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高高的北斗星已经落向了家门附近,诗人也已经离开了。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竟陵王的怀念之情。“日芜子云舍”,意思是说荒凉的地方就像子云的故居一样,“徒望董生园”,意思是说只看到董仲舒的故园,却没有见到他的身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只能望着荒凉的土地,遥想故友的身影,而无法再见他的面。
这首诗通过对竟陵王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