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锵笙管遒,参差舞行乱。
轻肩既屡举,长巾亦徐换。
云鬓垂宝花,轻妆染微汗。
群臣醉又饱,圣恩犹未半。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春天,是杜甫在长安的第二年所作。这一年春天,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直逼长安,唐朝朝廷仓皇南逃,杜甫因谏阻玄宗“巡幸”而得罪,被投闲置散,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此时所写。全诗以乐府旧题《将进酒》为体,却一反其旨。
“凄锵笙管遒”,凄锵,指音乐声凄凉激越。笙管,乐器名,即笙和管。这里用“遒”字形容音乐声激昂有力。
“参差舞行乱”。这句写宴会上歌舞升平、喧闹异常的场面。
“轻肩既屡举,长巾亦徐换”。两句紧承第一句而来,写歌女轻盈的舞姿。轻肩,指舞蹈时的动作;屡,屡次;长巾,指舞者系在腰间的长布帛;徐换,慢慢地换。
“云鬓垂宝花,轻妆染微汗。”这两句写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云鬓,指头发高高挽起,像白云一样;宝花,指装饰品;轻妆,指淡妆;微汗,指汗水微微沁出。
“群臣醉又饱,圣恩犹未半。”最后两句写宴后的感受。群臣,指大臣们;圣恩,指皇帝的恩惠;犹未半,意谓恩惠还只享用了一半。
【注释】
凄锵:音调哀婉。
遒:强劲有力。
参差:参差不齐。
轻肩:指女子跳舞时的手臂动作。
长巾:指舞者系腰的长布帛。
云鬓:高高地束在头上的头发。
宝花: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轻妆:指化妆时用的淡粉或胭脂。
微汗:指汗水微微沁出。
“圣恩”二句:意思是说,臣等虽然已大醉大饱,皇帝赐下的恩惠还只是享受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