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季相沿,训随世殆。
政缺雅乖,风漓化改。
礼亡衽席,乐沉河海。
三雍靡构,四教谁采。
瞻震并峻,义属重丽。
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注释:

陵季相沿,训随世殆。政缺雅乖,风漓化改。礼亡衽席,乐沉河海。三雍靡构,四教谁采。瞻震并峻,义属重丽。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释义:

陵墓的形制是世代相沿的,训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方面缺少高雅的道理,教化方面变得流于形式。礼乐制度丧失原有的内涵,教育内容被埋没了。瞻仰山陵时,地势高峻且壮丽,正义与礼仪紧密相连,显得格外庄严美丽。书写的字词清楚明白,隐藏着深邃的智慧;教育的意义深远而又重要,让人感到一种神秘。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明衰落、道德沦丧的担忧和忧虑。通过描述陵墓的形制、训诂的变化、礼乐制度的丧失、教育内容的消失等方式,展现了古代文明的衰落和道德沦丧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明的赞美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诗歌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首两句概括了古代文明的特点和现状,后六句则具体描述了这些特点和现状的表现。这种结构使得诗歌内容紧凑,主题突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诗歌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例如,将“礼亡衽席”比作“礼亡”,“乐沉河海”比作“乐失”,既形象又贴切地表达了对礼乐制度丧失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严密的结构布局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