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春命初铎,青耦肆中樊。
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
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益友能孰存。
【注释】
司春:掌管春天。初铎:古代乐器,铎形似铃。青耦:青布做的耕具。樊:指樊篱。逸豫:安乐。复宜敦:应该再增加。徐步:慢慢地走。广隰:广大低湿地。冀:希望。以:而,表目的。写忧源:排遣忧愁之源。杨柳垂场圃:垂柳垂到了菜园。荆棘生庭门:刺蓬长到了门前。交情:友情。见:同“现”,出现、显现。益友:对朋友有益。存:保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担任郡守时所写,反映了他治理州政的政绩。
开头两句写春令农事,点出“司春”二字。“青耦肆中樊”,“青耦”是青草编成的耕具,“樊”是竹木编成的篱笆。“肆”通“肆”,即陈列、摆开的意思。这两句诗意思是,司春掌管春令,把青草编成的犁杖摆在田间的栅栏里,让耕牛去耕作。这一句是写司春主管农业的情景。接着写司春主管农业之后的事情,“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应敦”。“逸豫”指安逸快乐,这里指政事不烦劳。作者认为,司春掌管农事之后,应该关心民生,增加粮食生产,因而说“稻粱复应敦”,“敦”,指增加。这句是说,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还要关心民众生活,增加粮食生产。
第三句写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这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徐步”指慢慢地行走,“遵”通“遵”,遵循,“广隰”指广大低湿之地,也泛指广阔的田野。这一句是说,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要经常到田野中去巡视。作者认为,司春主管农业之后,应当关心民情,了解民情,才能做到知民之疾苦,知民之所难,从而为百姓排忧解难。“冀以写忧源”,就是希望能排解百姓心中的忧愁之源。
第四句是说,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还要有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其职。“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杨柳垂到了菜园,刺蓬长到了门前。这两句是说,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还要具备高超的技艺,才能使农田丰收;还要善于管理农田,防除杂草,防止野草长满庭院和田埂。“垂场圃”、“生庭门”都指庄稼生长旺盛。
最后两句是说,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还要有深厚的友情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交情久相见,益友能孰存。”作者认为,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还要有深厚的友谊,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而且有了百姓的支持,就会更加尽心尽力地去治理百姓,才能得到人民拥戴,得到人民的爱戴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朋友。这就是说,司春主管农业之后,要得到百姓的拥戴和爱护,就要真心实意地去为百姓谋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它通过描写司春主管农业后的所作所为,表达了作者关心民瘼、勤政廉政的高尚品质和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