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楹登鲁殿,拥絮拭胡妆。
犹将汉闺曲,谁忍奏毡房。
遥忆甘泉夜,暗泪断人肠。
【注释】
胡无人行:诗题一作“胡人妇行”。胡,古代对北方民族的泛称。
列楹(yíng )登鲁殿:在鲁国宫殿里排列着众多的屋楹,登上鲁国宫殿,表示自己身在朝廷。
拥絮(zhù)拭(shì) 胡妆:用手巾擦着脸上的脂粉。胡妆,指胡服。
汉闺曲:即《汉宫秋》,是一首描写宫女怨情的乐府旧题。这里指汉代宫廷中的歌舞音乐。
谁忍奏毡房:谁忍心弹奏毡帐里的乐曲。毡,用羊毛制成的粗毛织物;毡房,即毡帐篷,指匈奴的住所。
遥忆甘泉夜,暗泪断人肠:回忆当年在长安甘泉宫的夜晚,暗中落下的泪滴就像断了人的肠子。甘泉宫,在今陕西省淳化县,汉武帝曾在此筑离宫,故址有甘泉宫遗址。
【赏析】
此为唐时边塞诗人所作之乐府诗,内容多写征戍者思乡之情。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首句“列楹登鲁殿”,写征夫远行时,在鲁地高高的城台上,排列着众多的屋楹,登上鲁国宫殿以望故乡。“列楹登鲁殿”四字点出地点、动作和心情。
次句“拥絮拭胡妆”,写出征前化妆的情景。“胡妆”,即胡服,指代北族服装,这是从服饰方面写的。“犹将汉闺曲”,意思是说:仍然演奏那汉时的宫廷音乐,这是从音乐方面写的。两句合起来,写出了这位妇女既想保留汉族的音乐,又不得不学习北族的胡服,内心矛盾、痛苦的心情。
第三句“谁忍奏毡房”,写她不忍心奏起毡帐里的乐曲。“毡房”,是匈奴人居住的帐篷,这里是指北族的住所。这一句写出了征夫思念家乡,但又不忍远离亲人的痛苦心情。
后二句“遥忆甘泉夜,暗泪断人肠”,是说:回想当年在长安甘泉宫的夜晚,暗中掉下的眼泪就像断了人的肠子。“遥忆甘泉夜”写回忆过去,“暗泪断人肠”写眼前,两相对照,感情更深。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直抒胸臆,不加修饰,却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