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迥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沈。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要求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二句:“行经古墓”,“古墓”,指诗人所经过的墓地。“深”字用得传神,写出了岁月流逝,人已离去,而墓地依然屹立在原处,令人感叹不已。

第三四句:“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写墓地中那些石柱上刻着的碑文,应该可以点燃蜡烛;那些碑文上的铭言,应该可以用金钱买去。这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墓地的富丽堂皇,也暗示了死者生前地位高贵。

五六两句:“迥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写道路已经毁坏,田地已经被侵占,墓地被破坏,墓主已不在。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今昔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无限怀念之情。

七八两句:“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沈。”写野雾霏霏,暮色沉沉。陇头西去的太阳渐渐沉没于山峦之间,天色渐暗,夜幕即将降临。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陇日”写成了“陇头西去的太阳”,形象地表现了夕阳西下的情景。

九十句:“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写诗人手持佩剑站在旷野,对着飘飞的杨柳独自长叹。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答案】

译文:

我经过你曾经居住过的墓地,年老体衰,自然应当思念你的时间更长更深。石制的墓柱应当可以燃烛,石碑上的文字应当可以用钱购买。

墓地的道路已经毁坏,田地已经被占用,墓地被破坏,墓主已不在。野雾霏霏,暮色沉沉,西去的太阳渐渐沉没于山峰间,天边的云彩也渐渐散开,夜幕即将降落。

我手持佩剑立于旷野,对着飘飞的杨柳独自长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前四句为第一段,主要抒写了作者路过墓地时的感受。后六句为第二段,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缅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切,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