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妇上高楼,中妇荡莲舟。
小妇独无事,拨帐掩娇羞。
丈夫应自解,更深难道留。
【注释】:
上高楼:登高台。中妇荡莲舟:荡,摇动;莲,荷花;舟,船。小妇独无事:独,独自;无事,不参与;拨帐掩娇羞:拨帐,打开帷帐;掩娇羞,遮掩自己的娇羞。
译文:
大妇登高台,中妇荡着船,
小妇独自无大事,拨开帐子遮掩害羞的脸。
丈夫应当会理解,深夜怎能留我?
赏析:
此诗为《三妇艳词十一首》的第五首。这是一首描写夫妻之间关系矛盾的诗,通过大妇、中妇、小妇三种不同的行为,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不同要求和丈夫对妻子的不同态度。全诗语言朴实,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妇登高台:大妇是指正室的妻子,也就是封建社会中的“正妻”。登上高台,象征着她的地位高贵、权势在握。而中妇、小妇则分别指侧室的妻子和妾室,她们的地位相对较低。
中妇荡莲舟:荡,摇动;莲,荷花;舟,船。这里指的是中妇乘坐着荷花小船在江面上游玩。荷花是诗人所喜爱的花卉,它象征着美好、纯洁的爱情;而小船则是诗人所钟爱的道具。因此,中妇荡着荷舟的形象,既富有诗意,又符合诗人的审美情趣。
小妇独无事:独,独自;无事,无大事。这里指的是小妇独自一人在家中无所事事。虽然她的丈夫不在家,但她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立、自尊、自爱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在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得的。
拨帐掩娇羞:拨帐,打开帐幔;掩娇羞,遮掩自己的娇羞。这里指的是小妇拨开帐幔,遮掩住自己的娇羞。这里的“娇羞”二字,不仅形容了小妇人的美态,更反映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她既渴望得到丈夫的关注和呵护,又害怕被他人看见而受到羞辱。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小妇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丈夫应自解:丈夫应当能够理解小妇的处境和心情。这里的“应”,表示应该、能够的意思;“自解”,即自我解脱。丈夫之所以能够理解和宽恕小妇,可能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这种感情基础源于他们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患难与共的日子。
更深难道留:更深,即深夜;留,逗留。这里指的是深夜时分丈夫不应该留在家里陪伴妻子。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与妻子共度时光。这种选择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可能是他觉得妻子需要他的陪伴;也可能他有其他的想法或者计划;还可能是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等。总之,这个结尾让人深思不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大妇、中妇、小妇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丈夫则静静地陪伴在侧。尽管三人的生活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而努力奋斗。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