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岧凌太清,照殿比东京。
长影临双阙,高层出九城。
栱积行云碍,幡摇度鸟惊。
凤飞如始泊,莲合似初生。
轮重对月满,铎韵拟鸾声。
画水流全住,图云色半轻。
露晚盘犹滴,珠朝火更明。
虽连博望苑,还接银沙城。
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庶闻八解乐,方遣六尘情。

【注释】

  1. 岧岧:高耸貌。
  2. 太清:指天空、太空。
  3. 东京:古时对京都的称呼。
  4. 长影:指塔身。
  5. 双阙: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台,代指皇宫。
  6. 栱(gǒng)积:屋檐上重叠的斗拱,行云碍:像行走的行云一样阻挡了视线。
  7. 幡(fān)摇:风动幡布,使幡旗飘动。
  8. 始泊:初停。
  9. 莲合:佛家语,莲花合状,比喻佛座。
  10. 轮重:形容月亮圆。
  11. 铎(duó)韵:钟声。
  12. 画水:指水面波纹如画。
  13. 珠朝火更明:晨曦映照下的火焰更加明亮。
  14. 博望苑:汉代的宫苑名,此泛指皇家园林。
  15. 银沙城:地名,此亦泛指皇家园林。
  16. 八解乐:佛教音乐之一,指《八宝舞》、《六调》等法会音乐。
  17. 六尘情:指世俗之情欲。
    【赏析】
    这首诗是奉和同泰寺浮图诗中的第二首,作者通过描绘塔的建筑特点,表达了他对佛寺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岧岧凌太清,照殿比东京”,描绘了塔楼高耸入云,如同凌驾于太清天界之上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塔楼的壮观与宏伟。这里的“太清”指的是太空,而“东京”则是对京都的称呼。整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塔楼的高大与壮丽。
    第二句“长影临双阙,高层出九城”,进一步描绘了塔楼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特点。这里用到了“长影”和“高层”这两个关键词,形象地展现了塔楼的影子横跨在皇宫前方,同时也突出了塔楼的高度。而“九城”则是指古代都城的城墙,进一步强调了塔楼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三至七句,诗人分别描述了塔楼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如“栱积行云碍,幡摇度鸟惊”描绘了斗拱和幡旗的壮观景象。“凤飞如始泊,莲合似初生”则通过凤鸟和莲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性的赞美和向往。
    第八句“轮重对月满,铎韵拟鸾声”则通过描写月光和钟声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佛寺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画水流全住,图云色半轻”则运用对比手法,将塔楼的雄伟与周围的景色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塔楼的壮观与宏伟。
    这首诗通过描绘佛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寺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塔楼各个部分的详细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佛寺的威严与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