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城龙首抗,横桥天汉分。
风乌疑近日,露掌定高云。
新渠还入渭,旧鼎更开汾。
汉猎熊攀槛,秦田雉失群。
宜年动春律,御宿敛寒氛。
弄玉迎箫史,东方觅细君。
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
鸟鸣还独解,花开先自薰。
谁知灞陵下,犹有故将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包括译文、注释和赏析:

直城龙首抗,横桥天汉分。

注释:站在直城的高处,可以看到龙首山高耸入云,桥梁横跨在天河之上。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西京(今陕西西安)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壮丽的山水画卷。龙首山的巍峨与桥梁的雄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风乌疑近日,露掌定高云。

注释:风吹拂着乌黑的羽毛,让人怀疑是晴天;露水滋润着手掌般的云朵,显得格外高远。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天气的变化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风吹拂下的乌黑羽毛,让人联想到晴朗的天空;而露水滋润着的云朵,则显得更加高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新渠还入渭,旧鼎更开汾。

注释:新的渠道继续流向渭水,古老的鼎炉再次开启了通向汾河的道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渭河和汾河的交汇处,表达了河流对于地区交通的重要性。新的渠道与旧的鼎炉,代表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反映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汉猎熊攀槛,秦田雉失群。

注释:汉代的狩猎活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但秦地的田野却因为失去了鸡群而变得空旷。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汉唐两个时代的差异。汉代的狩猎活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一时的风尚;而秦地的田野却因鸡群的消失而显得空旷无人,反映出当时农业的凋敝和社会的不繁荣。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时代的变迁,也揭示了社会问题的一面。

宜年动春律,御宿敛寒氛。

注释: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皇宫中人们聚集在一起欣赏美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而皇宫中人们聚集在一起欣赏美景,则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享受。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弄玉迎箫史,东方觅细君。

注释:弄玉迎接了箫史,寻找到了美丽的细君。
赏析:这句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展现了古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弄玉和箫史的故事寓意着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而寻找到了美丽的细君,则象征着找到了理想的伴侣。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婚姻幸福的追求和期望。

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

注释:杨柳成为了歌曲的歌词,蒲桃学习了刺绣的技巧。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古人对于文学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将杨柳编织成歌曲,展现了古人对于音乐创作的才华和灵感。而学习蒲桃的刺绣技巧,则体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文化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鸟鸣还独解,花开先自薰。

注释:鸟儿自由自在地歌唱,花开得比人早,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生物的自由与美丽。鸟儿自由地歌唱,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花朵开放得比人早,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谁知灞陵下,犹有故将军。

注释:谁能想到在灞陵这个地方还有曾经的老将军?
赏析:这句诗以设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灞陵是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方,而老将军的存在则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展现了古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京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特点。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这种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