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依白社,寂寞似东皋。
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
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
旅人嗟岁暮,田家厌作劳。
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
栖遑终不定,方欲涕沾袍。

萧条依白社,寂寞似东皋。

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

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

旅人嗟岁暮,田家厌作劳。

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

栖遑终不定,方欲涕沾袍。

译文:
萧条的白昼仿佛在诉说着孤独和寂寥,我就像那东皋一样感到空虚和失落。
学习与南宫不同,我贫穷如北郭骚一样艰难。
看着秋天的湖水,心中感慨万千,而妻子却正在纺织破落的羊毛。
旅人们感叹岁月将尽,而农田的人们厌倦了劳累的生活。
霜降的日子,林木显得干枯,秋风吹来,云霄也显得高远。
终日无所定心,泪水已经打湿了我的衣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面对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孤独感。首句“萧条依白社,寂寞似东皋”,以萧瑟秋风中的白社和东皋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寂静、孤寂的画面,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寂寞。接着,“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南宫和北郭的不同,进一步突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诗人描绘了他看到秋水中的落叶,以及妻子正在纺织的场景,这些画面都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旅人嗟岁暮,田家厌作劳”则反映了他对于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和“栖遑终不定,方欲涕沾袍”,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奈和孤独的感受。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深情,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奈和孤独的感受。同时,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