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
蘋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
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
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
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
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
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庙宇景色的五言律诗,每句四字,共八句。下面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
注释:这里用“君子”和“达人”指代庙中的祭祀者或信徒,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广泛地寻求知识和学问。”博”和”深”分别表示广泛和深入。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君子(祭祀者)追求知识和学问态度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第二句:“蘋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
注释:蘋和藻指的是两种水草,这里用作祭祀用品。”樵苏”是指柴火,用来烧香。
赏析:此句描绘了祭祀的场景,通过具体的物品如蘋藻和樵苏来表现,展现了祭祀者的虔诚与恭敬。
第三句:“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
注释:“正臣”通常指正直、贤能的大臣,这里可能是指庙中供奉的官员。”佩韦”是一种玉饰,常用来形容人的廉洁。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对庙中祭祀官员的敬意以及对其廉洁品质的赞扬。
第四句:“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
注释:”容范”可能指的是庙宇的建筑风格,”徽猷”则可能指庙宇的教化功能或成就。
赏析:这句诗表明庙宇虽然历经岁月变迁,但其教化功能和影响仍可追寻。
第五句:“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
注释:菊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的品质,”酒馥”表示酒香四溢。
赏析:描述了一幅秋天饮酒赏菊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第六句:“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
注释:鹤和鱼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此处可能寓意着庙宇中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这句话以鹤和鱼的动作来表达庙宇中的安宁氛围,以及对这种环境的向往。
第七句:“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注释:”漳流”指的是漳河的流水声,”磴石”可能是指山间石阶上的水声。”铜雀”可能是指曹操的铜雀台遗址。
赏析:描绘了一幅秋日里河水潺潺,铜雀台遗址在夕阳下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庙宇内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