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游光出震,君明擅在离。
岩廊惟眷顾,钦若尚无为。
龙穴非难附,鸾巢欲可窥。
具茨应不远,汾阳宁足随。
烝民播植重,沟洫劬劳多。
桑林还注雨,积石遂开河。
明徵逢永命,平秩值年和。
更有薰风曲,方闻晨露歌。
【注释】:
- 帝游光出震:帝王出游时光芒从东方发出。震,指东方。
- 君明擅在离:君明擅有德在于南方。离,指南方。
- 龙穴非难附:龙的洞穴不是难以依附的。穴,指洞穴。
- 鸾巢欲可窥:鸾鸟的巢想要可以窥见。鸾,指鸾鸟。
- 具茨应不远:具茨山应该不会太远。具茨,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
- 汾阳宁足随:汾阳山不值得追随。汾阳,地名,位于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
- 烝民播植重:广大民众耕种播种很繁重。烝民,泛指百姓、民众。
- 沟洫劬劳多:田间水道灌溉劳作很辛苦。洫,指田间水道。
- 桑林还注雨:桑树林中仍会有降雨。桑林,泛指树木丛生的田野或山林。
- 积石遂开河:积石山终于形成了黄河。积石,山名,位于今青海省乐都县西南。
- 明徵逢永命:明智的征伐能够遇到长久的寿命。徵,征伐,这里指治理国家。
- 平秩值年和:公正的治理能够得到一年的和谐太平。秩,秩序,这里指国家的治理。
- 更有薰风曲:还有《薰风曲》,指乐曲名称。
- 方闻晨露歌:刚听到了早晨的露水之歌。方,刚刚。晨露,清晨的露水,泛指自然界的美好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君王圣明、政治清明的歌功颂德之作。全诗以赞美君王为主旨,歌颂君主英明神武,治政仁明,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唐人咏史组诗中的佳作。
首联“帝游光出震,君明擅在离”,以“震”和“离”二字来写帝游,即帝王出游,其光如日出东方,象征皇权至高无上;而君明则专于南方,象征着国运昌盛。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赞美了帝王的威仪和智慧。
颔联“岩廊惟眷顾,钦若尚无为”,以“岩廊”和“钦若”二字来写皇帝的眷顾,岩廊代表朝廷,皇帝对朝臣的关怀备至,钦若则表示皇上对大臣的信任与尊重。诗人通过对这一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深深敬意。
颈联“龙穴非难附,鸾巢欲可窥”,以龙穴和鸾巢来形容君主的高尚品德和智慧。龙穴代表着权威和地位,而鸾巢则是高贵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赞美了君主的尊贵地位以及他能够俯瞰群臣的能力。
尾联“具茨应不远,汾阳宁足随”,以具茨和汾阳两座山峰来象征帝王的威严和崇高地位。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帝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帝王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帝王英明统治的赞美之情,又有对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深深敬意。同时,诗人还将自然景观与帝王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