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令之月,惟嘉之辰。
司坛宿设,掌史诚陈。
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钩陈旦辟,阊阖朝分。
旒垂象冕,乐奏山云。
将回霆策,暂转天文。
五运周环,四时代序。
鳞次玉帛,循回樽俎。
神其降之,介福斯许。

【注释】

1.周祀五帝:周代祭祀五帝的祭祀活动。

2.惟令之月:这个月份,是指农历四月或五月。

3.司坛宿设:司坛,主管祭祀礼仪的官署,宿设,指在祭祀前就安排好了。

4.掌史诚陈:掌史,掌管典籍的官员,诚陈,诚恳陈述。

5.敢用明礼:敢于运用清明的礼仪。

6.言功上神:陈述自己的功劳,以献给上天。

7.钩陈旦辟:指帝王早晨在宫殿前的庭院里举行朝会,表示天下太平无事的意思。

8.阊阖朝分:指皇宫的宫门阊阖向两边分开,表示皇帝在朝会上接见大臣们。

9.旒(liú)垂象冕(miǎn):古代祭祀时,皇帝头戴冕冠,旒是冕上的流苏,垂表示下垂。

10.乐奏山云:音乐响起来好像山间云雾一般。

11.将(jiāng)回霆策:将雷霆的法杖拿回来。

12.暂转天文:暂时转动星宿的位置。

13.四时代序:指一年四季的变化顺序。

14.鳞次玉帛:像鱼鳞一样排列着玉石和丝绸等贵重物品。

15.循回樽俎(zǔn zū):沿着次序摆放酒樽和食案。

16.神(shén)其降之:神灵降临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祭祀天地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天地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开头“惟令之月,惟嘉之辰”,描述了祭祀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司坛宿设,掌史诚陈”,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场景。接着“敢用明礼,言功上神”,表达了祭祀者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中间部分,“钩陈旦辟,阊阖朝分”,描绘了帝王在祭祀时的情景,表现了皇帝的权威和庄重。然后“旒垂象冕,乐奏山云”,描述了祭祀时的乐器演奏声,以及音乐的悠扬。

最后部分,“将回霆策,暂转天文”,表达了祭祀者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的心情。而“五运周环,四时代序”,则描绘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天地的详细描写,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