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出于震,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注释】
震:卦名,象征春季。
苍德于神:指黄帝。苍,通“仓”。
劳以定国: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六代的功业。劳,功劳。
近取诸身:即从自身做起。取,同“娶”,动词,娶妻。
【赏析】
这首诗是周代《五帝配》乐歌中的一部分,它歌颂了远古五位帝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业绩。这组歌辞共有十二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帝出于震”,说的是黄帝生于东方的震位,也就是春木之位。古人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万物,东方属木,故说“帝出于震”。《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其虫鳞。”鳞,指蛇。这里把蛇与黄帝联系起来,说明黄帝与东方木位有关。
“苍德于神”是说黄帝具有苍天一样的德性。苍,指青天。“德”是指德行、道德。“神”,指天神。这里指的是苍天一样的品德。
“其明在日”,说的是黄帝光明正大,像太阳一样照耀四方。
“其位居春”,说的也是黄帝居所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春天,因为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劳以定国”,说的是黄帝用勤劳和智慧来治理国家。“定国”就是使国家安定。
“功以施人”,说的还是黄帝的功业,用它来布施给人民。
“言从配祀”,说的是黄帝的功德被用来做祭祀的供品,也就是配享。
“近取诸身”,说的是黄帝的事迹是从自己身上来的,即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
【译文】
黄帝生于东方的震位,拥有苍天的品格。
他的光明照耀着太阳,他的地位在春天。
他以勤劳治国,以功绩造福百姓。
言行都遵循祭祀礼仪,这是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