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骖驾反,副后西园游。
并命登飞阁,列坐对芳洲。
桂岩逢暮序,菊水值穷秋。
竹径箫声发,桐门琴曲愁。
徒奉文成诵,空知思若抽。

【注释】

侍宣猷堂宴湘东王应令诗:陪宴。宣猷堂:宫名,南朝梁天监年间建,梁代皇帝常在这里宴饮。湘东王萧绎:南朝梁元帝萧绎之子,封湘东王。应令:应对皇上的宴会命令。

骖驾反:驾车回宫。骖,同“乘”,驾御马的四马之一。

副后:皇后的随从。西园:指皇宫中的园林。

并命:同时受命于天子。飞阁: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列坐:并列坐下。芳洲:美丽的水滨。

桂岩:桂树成林的岩石。暮序:傍晚时分。穷秋:深秋。

竹径:竹林里的小路。箫声发:吹箫的声音传出。

桐门:桐木所制的大门,这里指内宫门。琴曲:指弹琴的音乐。愁:哀怨。

【赏析】

此为陪宴应令之作。陈后主(陈叔宝)在位时,曾下令群臣各撰一首《侍宴应令诗》,以备不时之需。这首应诏之作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写尽了君臣之间欢乐之情。

首联“陈王骖驾反,副后西园游”,诗人开篇就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应令的对象——湘江王萧绎。陈朝灭亡后,他被封为湘东王,所以称他为“陈王”。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当陈后主回到宫中后,他与皇后一道去游览西园;第二句则表明,他们一同登上了飞阁,坐在芳洲上。这两句写出了君臣们一起游乐的情景,渲染出一片欢乐的气氛。颈联“桂岩逢暮序,菊水值穷秋”中,“逢”字用得十分准确,将暮景和秋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接着,“桂岩”、“菊水”又分别指出了景物的位置,“逢”、“值”两字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一景色的感受。最后两句“竹径箫声发,桐门琴曲愁”,诗人以箫声、琴音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使整个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虽然只是应令之作,但是写得相当出色。它不仅描绘了君臣们欢乐的场景,还表现出他们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