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资善政,层城送远离。
九歌扬妙曲,八桂动芳枝。
雨足飞春殿,云峰入夏池。
郢路方辽远,湘山转蔽亏。
何当好风日,极望长沙垂。
【注释】
洞庭:指湖南,古称洞庭湖。资善政:施善政。资,资助;善政,好的政治措施。层城:层层叠叠的宫殿。送远:送别。离:离别。九歌:《九歌》是战国时楚国民间祭祀时所唱的歌谣,共十一篇,内容多是歌颂神祗和英雄人物。扬妙曲:扬扬地唱出美妙的歌曲。八桂:广西一带盛产的奇香异木。动芳枝:使芬芳的树枝摇动。雨足:春雨滋润。飞春殿:春天的雨滋润了皇宫。云峰:高耸如云的山峰。入夏池:夏天的雨水注入了夏池。郢路:即郢门,位于荆州(今江陵)。方辽远:道路遥远。湘山:即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长江边。转蔽亏:曲折遮掩,显得有些暗淡。
【赏析】
《侍宴饯湘州刺史张续诗》,全诗四章,每章六句,每章押一韵。
首章“洞庭资善政”,写湘州刺史赴任途中的景况。“洞庭”点明地点,“资善政”表明此行目的。“层城送远离”三句描绘的是湘州刺史赴任途中所见到的景色。
第二、三章,描写诗人在饯别宴会上与张续相别时的所见所感。“九歌扬妙曲”“八桂动芳枝”。九歌,即《九歌》,是古代一种诗歌体裁,这里泛指歌舞乐章。《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等歌都是以湘水为背景的,所以“扬妙曲”也隐含着对湘水的怀念。“动芳枝”一句,既是说歌声传到了远方,也是说春风把湘水两岸的花草吹得摇荡起来。“雨足飞春殿”二句,写春雨给宫廷带来的清新景象。“雨足”是说春雨充沛,润泽了大地,使得宫廷里的花木繁茂。“飞春殿”三字形象地描绘了春雨洒满庭院的情景。“云峰入夏池”二句,写夏日的景色。“云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用来比喻湘州刺史的崇高地位。“入夏池”三字既指湘州刺史即将来到长沙,也是说湘水已经流入了夏池。“郢路方辽远,湘山转蔽亏。”二句是写湘州刺史赴任后所要经历的道路十分艰难。“郢路”指通往京城的路,“湘山”指湘水边的群山。“转蔽亏”三字既指湘山的景色越来越幽暗,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将要离开官场,回到家乡的心情。
末章“何当好风日,极望长沙垂”,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像湘州刺史一样,在美好的时光里,能够到家乡去看一看的愿望。“极望长沙垂”三字既指诗人盼望早日结束这次离别,回到家乡去,也暗指自己将来会像湘州一样成为一方诸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通过对湘州刺史赴任路途中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离别时心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