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梁逢故苑,度薛见馀宫。
尚识招贤阁,犹怀爱士风。
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
洞门馀旧色,甘棠留故丛。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
池竹徒如在,林堂暧已空。
远桥隔树出,迥涧隐岸通。
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
具物咸如此,是地感余衷。
空想陵前剑,徒悲垄上童。
【注释】:
康王:指陈后主,南朝陈国君主。故第苑:故地的别墅。度:经过。薛州:即薛县,今江苏徐州市。余宫:遗留下来的宫殿。招贤阁:相传为唐太宗曾召见隐士徐则的地方。尚识:还知道。爱士风:爱惜人才的风气。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灵光殿高耸入云,衡山馆也笼罩在云雾之中。衡山馆:即南郊的祭坛。洞门:即灵光殿前的门洞,也称“天门”。馀旧色:还有当年的颜色。甘棠:传说中的商朝大夫傅说被殷高宗重用后,离开时百姓种下甘棠树作为纪念。留故丛:留住了当年茂盛的树木丛。送禽:飞走的鸟。悲不去:不忍离去。过客:过路的人。慕难穷:羡慕之情难以尽情表达。池竹:池边的竹子。徒如在:只是依然存在。林堂暧已空:空荡荡的殿堂已经没有人了。远桥:远处的桥梁。隔树出:透过树梢显露出来。迥涧:回曲的山涧。隐岸通:隐没在涧水中。芳流:芳香的流水,这里指小山桂花的香味。尘起大王风:尘土飞扬,是大王陈叔宝留下的恶果。具物咸如此: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是地感余衷:这块土地使我感慨万分。空想:空想来。陵前:坟墓前面。剑:这里借指兵器。垄上:坟头。童:儿童,这里指死者。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诗人在梁朝灭亡之后来到陈叔宝的故都,凭吊古迹,抒发感慨。此诗首联写诗人到达梁朝旧都,看到昔日繁华景象,不禁感叹不已。次联写诗人看到陈叔宝的故宅和招贤阁,怀念过去那些爱惜人才的人。三联写诗人对灵光殿和南郊祭坛的印象,以及自己对这些地方的情感。末联写诗人路过陈叔宝墓地,看到他的陵墓前只有一些飞走的鸟儿,不禁感叹不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陈叔宝的谴责和批评。全诗通过吊古来抒发对陈叔宝的不满和谴责,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