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闭,入迎已复开。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贵妇人的日常生活。首句“金推五百里”,指她身佩之金饰,可推到五里以外。接着四句描写她的活动场所,从承光殿到通天台,由曲池到玉堂,由中庭到廊回,最后是下关和迎门。诗虽不写其人,但通过她的举止来表现其人。

全诗语言华美,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唐代上层人物的生活面貌。

金推:以金饰装饰。

日:太阳。

唱:鸣叫,啼叫。

转:转动,指车马行驶。

步:步行,指行走。

承光殿:唐朝宫名。

步上:步行登上。

通天台:皇帝所居宫殿名。此指皇宫。

钗:妇女发饰。

扇:扇子,指女子手中所执之物。

入:进入。

罢步:停止步行。

廊回:宫中走廊。

下关:宫外关口。

那:同“哪”。

早闭:很早关闭。

入迎:进内迎接。

复开:重新打开。

这首诗写一个贵族妇女一天的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上朝、游赏、宴饮等。

开头两句点明这位妇女身份高贵,地位显赫,可以随意地在长安城中走动,不受约束。“金推五百里”一句,用夸张手法突出她的富贵身份。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以下四句是对她日常活动的描写。

中间八句主要写她在宫中的活动,也涉及了宫廷外的活动。从“车转承光殿”一句看,时间是在清晨,说明她一大早就起身了。“车转”表明她乘坐的是华丽的马车;“承光殿”是皇宫中的一个殿堂,说明她要去那里处理政事或参加重要的会议。从“步上通天台”一句看,时间大概是在上午,说明她还在继续她的活动。“通天台”也是皇宫中的一个殿堂,说明她已经登临高处,可以俯瞰整个城市了。

下面三句写她游览曲池、玉堂、中庭等处的情况:

“钗临曲池影”,是她走到曲池边时的情景;“扇拂玉堂梅”,则是她来到玉堂(即后宫女官居住的地方)时的情景。这两句都是写她的动作,而且动作都很优美。“钗”与“扇”,本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在这里却放在一起写了;“曲池”与“玉堂”,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地点,但在这里也放在一起写了。这就使全诗的结构更加紧凑,节奏更加轻快。

最后两句写她返回宫内的情况: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她是先走进中庭,然后才回到廊回。这两句写的是一个过程,但写得很有层次感,很符合实际情况。

全诗结构谨严,脉络分明,既写出了这位贵妇人的身份地位,又展示了她的风采仪态,读来令人感到新鲜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作者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一个活生生的女性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