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李竞追随,轻衫露弱枝。
杏梁始东照,枯火未西驰。
香因玉钏动,佩逐金衣移。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
第一句“树名诗”中的“树名”指的是一种植物,具体是一种叫做榆树的植物,因其形状类似汉字的“树”字而得名。这里的“诗”指的是用这种榆树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即榆木工艺品。
第二句“赵李竞追随”,指的是两位文人赵某和李某正在追逐榆木工艺品,他们互相竞争,都想得到这个榆木工艺品。
第三句“轻衫露弱枝”,描绘了两位文人穿着轻薄的衣服,露出了自己纤细的手臂,他们在欣赏榆木工艺品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第四句“杏梁始东照”,描述了春天的景象,阳光从东方照射下来,照亮了杏花的枝干。这里的“杏梁”指的是杏花的树枝,而“东照”则是指阳光的方向。
第五句“枯火未西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火焰已经熄灭,但火光尚未向西消散。这里的“未西驰”表示火焰尚未完全消失。
第六句“香因玉钏动”,指的是香气因为玉手镯的晃动而扩散开。这里的“玉钏”指的是玉制的手链,而“动”则是指手链的摆动。
第七句“佩逐金衣移”,描绘了佩饰随着金衣的移动而移动的画面。这里的“佩”指的是首饰或者装饰品,而“金衣”则是指华丽的衣服。
第八句“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描绘了柳叶生长在眉毛上,珠珰摇动着鬓发的场景。这里的“柳叶生眉上”指的是柳叶生长在人的眉毛上,而“珠珰摇鬓垂”则是指珠珰(耳饰)摇动着鬓发。
最后一句“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则是表达了诗人在遇到朋友(可能是官员或贵族)时,会骑马前往拜访并结识新的朋友。这里的“桂”可能指的是桂花,象征着高贵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