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陈夜警徼,河汉晓参横。
游骑腾文马,前驱转翠旌。
野禽喧曙色,山树动秋声。
云表金轮见,岩端画栱明。
塔疑从地涌,盖似积香成。
泉高下溜急,松古上枝平。
仪台多壮思,丽藻蔚缘情。
自嗤非照庑,何以继连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

诗句解析:

  1. 钩陈夜警徼 - “钩陈”是指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建筑,“夜警”则表示在夜晚也保持警戒。这里的描述可能是形容山寺夜晚的宁静。
  2. 河汉晓参横 - “河汉”指的是黄河与银河,而“晓参横”可能是指太阳从东方升起,银河横贯天空的景象。
  3. 游骑腾文马 - 这里“游骑”指的是巡逻的军队,“腾文马”则表示这些军队骑着文马(一种装饰有花纹的马)快速移动,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4. 前驱转翠旌 - “前驱”指的是前面的部队,“转翠旌”则表示这些部队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5. 野禽喧曙色 - “野禽”指的是野外的鸟兽,“喧曙色”则表示它们在早晨的阳光下欢叫。
  6. 山树动秋声 - “山树”指的是山上的树木,“动秋声”则表示这些树木在秋天里发出的声音。
  7. 云表金轮见 - “云表”指的是云端之上,“金轮”指的是金色的车轮,这里可能是形容太阳或月亮的形状。
  8. 岩端画栱明 - “岩端”指的是山石的顶端,“画栱”指的是精美的雕刻,这里可能是形容岩石上的雕刻。
  9. 塔疑从地涌 - “塔”指的是佛塔,“从地涌”则表示它似乎从地面崛起。
  10. 盖似积香成 - “盖”指的是宝盖头,“积香成”则表示它像堆积的香气一样美丽。
  11. 泉高下溜急 - “泉”指的是泉水,“高下溜急”则表示水流在不同高度时速度变化很大。
  12. 松古上枝平 - “松”指的是松树,“上枝平”则表示松树的枝条长得很平直。
  13. 仪台多壮思 - “仪台”指的是宫殿的平台,“壮思”则表示这里有宏伟的思考和想象。
  14. 丽藻蔚缘情 - “丽藻”指的是美丽的词藻,“蔚缘情”则表示这些词藻都围绕着情感。
  15. 自嗤非照庑 - “自嗤”指的是自己嘲笑,“非照庑”则表示不是那样明亮宽敞。
  16. 何以继连城 - “何如”指的是怎么样,“连城”指的是巨大的城墙,这里可能是在表达疑问或感叹。

译文:
夜晚,钩陈宫的警戒如同星辰般闪烁;清晨,银河如横贯天际的彩带。
巡防的队伍骑着马,前面的士兵转动着绿色旗帜。
早晨,鸟儿的叫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山中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
在云雾之上,金色的车辇显露出来,岩石顶端的佛像金光闪闪。
这座寺庙就像从大地深处冒出来一样,宝盖和屋檐上都是精美的雕饰。
泉水沿着石缝奔流而下,松树古老而坚韧,枝干平直。
殿台上有许多壮阔的想象,优美的辞藻围绕在情感之中。
我常常自嘲,不能与那些明亮的殿堂相提并论,又该如何能与它们相比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诗人以钩陈宫、天河、文马、翠旌等词汇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林、鸟兽、岩石、佛塔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谐。此外,诗中的“游骑”、“前驱”、“野禽”、“山树”、“云表”等词汇,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充满活力的氛围。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听觉的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后,诗人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既自信又谦虚的态度,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