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
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
便坐翻桑叶,长坂歇兰丛。
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
蝉噪闻疑断,池清映似空。
刘安悲落木,曹植叹征蓬。
重明岂凝滞,无累在渊冲。
随时四序合,应物五情同。
发言形恻隐,睿作挺神功。
下材均朽木,何以慕凋虫。
奉和悲秋应令诗
注释
- 秋天拟文学:秋天的景色仿佛是文学中描绘的对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 秋水擅庄蒙:秋季的水波宛如庄子笔下的庄周梦蝶,朦胧而神秘。
- 草湿蒹葭露:草叶上沾满了蒹葭上的露水,增添了几分清新与湿润。
- 波卷洞庭风:洞庭湖的水波因风起而动荡,形成一种壮阔的景象。
- 便坐翻桑叶:随手坐在翻动的桑叶上,感受着秋天的凉爽。
- 长坂歇兰丛:在长坂(地名)旁休息时,发现草丛中有兰花盛开。
- 檐喧犹有燕:尽管雨声潺潺,但檐下的燕子仍在欢快地飞翔。
- 陂静未来鸿:陂塘宁静,看不到飞来的鸿雁。
- 蝉噪闻疑断:蝉鸣声大到似乎可以中断,形容声音之大。
- 池清映似空:池水清澈透明,倒映着天空,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 刘安悲落木:刘安因秋风落叶而感叹生命的短暂。
- 曹植叹征蓬:曹植看到随风飘荡的蒲公英,感叹生命的无常。
- 重明岂凝滞:即使有再明亮的星辰也终将消失,强调了无常。
- 无累在渊冲: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停留在深渊之中,比喻世事无常。
- 随时四序合:随着四季更替,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 应物五情同:万物都有其情感与变化,如春花、秋月等。
- 发言形恻隐:言辞表达时充满了同情心与怜悯。
- 睿作挺神功:睿智的行为展现出超凡的能力。
- 下材均朽木: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能成为不朽的木头。
- 何以慕凋虫:为什么要羡慕那些已经凋零的虫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诗人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