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惟性府,道实人灵。
乃宣地义,载景天经。
合宫传蔼,衢室流馨。
人区允睦,王路惟宁。(一章)
舄弈代终,氛氲革禅。
我后天临,庶氓利见。
焕哉隆平,穆矣于变。
德漏八埏,声锵九县。(二章)
春方贰极,含神测几。
敬恭驰道,祗承兽闱。
列辟载粲,群司有晖。
庵蔼槐路,逶迤衮衣。(三章)
教思无方,循训有则。
告奠先师,式祀盛德。
其礼载闲,其仪不忒。
幽显聿宣,人祗允塞。(四章)
冬物澄华,寒晖皓絜。
云浮钟虡,风生舞缀。
尽性餐和,含灵饮悦。
仰沐弘餐,俯惭磬劣。(五章)

诗篇注释及解析

第一章:

  • 儒惟性府,道实人灵:这里的“儒”与“道”,指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性府”可能指的是人的本质或精神领域,而“道实人灵”则强调了道家的实证主义和对人的深刻理解。
  • 乃宣地义,载景天经: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将地藏(佛教中的地府)的道理和天地间的自然法则传达给世人的决心。”载”在这里意味着承载、传播,”景”可能指景象、情景或者象征,”天经”则是佛经中的一种,这里可能是指佛教的经典。
  • 合宫传蔼,衢室流馨:这里的”合宫”可能指的是宫廷或重要的场所,”传蔼”即传递着敬仰和敬意的气息,“衢室”则可能是指宽敞的殿堂或房间,“流馨”则形容这些气息和芬芳四处弥漫。
  • 人区允睦,王路惟宁:这句话表达了对人间和睦与安宁的期望。”人区”可能指的是人类社会或人间,”允睦”即和谐美好,”王路”可能是指帝王的道路或国家的统治,”惟宁”则意味着只有安宁。

第二章:

  • 舄弈代终,氛氲革禅:这里的“舄奕”可能是指繁复多变的局面或时代,”代终”则表示时代的终结或变迁,”氛氲革禅”则描述了一种从混乱到清晰的转变或改革。
  • 我后天临,庶氓利见: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超越前世的智慧或能力,能够给予后世以启示或恩泽。”我后”可能指的是后世的人或智慧,”天临”则表示这种力量来自天空或自然的恩赐,”庶氓”可能是指广大民众,”利见”即带来利益或显现。

第三章:

  • 焕哉隆平,穆矣于变:这里的“焕哉”可能是指光明璀璨的样子,”隆平”则表示繁荣或和平,”穆矣于变”则表达了在变革中的庄严和肃穆。
  • 德漏八埏,声锵九县: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宏大的场景,”德漏八埏”可能指的是美德遍布大地,”声锵九县”则形容声音响亮如在九天之外回荡。

第四章:

  • 春方贰极,含神测几:这里“贰极”可能指的是天地的两端,”含神测几”则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洞察力和神秘的精神境界。
  • 敬恭驰道,祗承兽闱:这里的“敬恭”可能指的是恭敬的态度,”驰道”可能是指快速前行的道路,”祗承兽闱”则表达了对神圣事物的敬畏和尊崇。
  • 列辟载粲,群司有晖:这里的“列辟”可能指的是尊贵的人物或群体,”载粲”表示他们充满光彩和荣耀,”群司有晖”则形容整个官员系统都显得光辉照人。
  • 庵蔼槐路,逶迤衮衣:这里的“庵蔼”可能是指宁静祥和的气氛,”槐路”可能指的是皇家的道路或官道,”逶迤衮衣”则形容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威严且庄重。

第五章:

  • 教思无方,循训有则: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教育和思考方法的探索,没有固定的模式,但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 告奠先师,式祀盛德:这里的“告奠”可能指的是祭祀或致敬的行为,”先师”可能指的是尊敬的老师或导师,”式祀盛德”则表达了对他们伟大品德的崇敬和纪念。
  • 其礼载闲,其仪不忒:这句话描绘了一种礼仪之完备和仪式感的恰当。”载闲”可能指的是礼仪的周到和细致,”其仪不忒”则形容仪式的过程既严谨又不失自然。
  • 幽显聿宣,人祗允塞:这句话表达了对幽深与显著之间界限的明晰,以及人们对此的理解和接受。”幽显聿宣”可能指的是幽微的事物得以彰显,”人祗允塞”则形容人们对此的认同和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儒家思想、道教教义、佛教经典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社会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秩序、智慧和道德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