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动雅舞,击节逗和音。
却马既云在,将帅止思心。

【注释】

抑扬:指声音起伏变化;雅舞:文雅的舞蹈,泛指歌舞音乐。击节逗和音:即“拍手称快”,意谓在乐声中起舞或拍掌。却马:指退下战马,表示停战。将帅:指军队统帅。止思心:停止思念。

译文:

声音抑扬顿挫,就像雅舞那样优美动听,击拍着节拍,让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欢欣鼓舞。

退下战马,表明已经讲和,军队统帅们不再为战争而忧心忡忡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天诗人随肃宗东巡华州时所作。当时诗人任左拾遗。这首诗是诗人应召所作的咏物诗。

第一句“抑扬动雅舞,击节逗和音”写乐器之声,以“雅舞”喻之。“扬”字写出乐器声音的激越,“抑”字写出乐器声音的低沉,“动”字写出乐曲节奏的变化,使读者仿佛看见一幅优美的舞姿,听到悦耳的乐曲。“击节”二字,点出作者的心情,他击节不止地随着乐曲跳了起来。第二句“却马既云在”,“却马”是说战马已经退回到马棚去了,“云”字用得很妙,既写出了退兵后的喜悦之情,又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宽慰。第三句“将帅止思心”,“将帅”就是将领、主帅,这里指唐代的节度使,诗人在这里用了一“止”字,把将帅们的心思从忧虑中解脱了出来。第四句“止思心”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当战鼓停止响起的时候,将士们就不再为战争而发愁了。

此诗通过描写乐器奏响、战马退归、将帅停息三件大事来表现了诗人内心喜悦的感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希望和对战争结束的欣慰。诗的首句用一个“扬”字把乐器的声音写得非常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了它抑扬有致的美妙姿态。次句写击节,更显出乐声的悦耳动听。末两句用一个“止”字概括了上文所叙三件事,点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全诗构思新颖,层次清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