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榜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黄河入洛水,丹泉绕射熊。
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秋霜晓驱雁,春雨暮成虹。
曲阳造甲第,高安还禁中。
刘苍归作相,窦宪出临戎。
此时车马合,兹晨冠盖通。
谁知两京盛,欢宴遂无穷。
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榜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注释:从南边游览到偃师县的龙首山,然后往东爬上灞陵。回头望着龙首山上的烽火台,遥望着远处的德阳宫。城门重重,远处的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高高的宫殿像一座座山峰。城墙上的匾额像是一条条曲折的山路,树丛中似乎能闻到松树的清香。黄河流入了洛水,丹泉水环绕着射熊山。夜晚月亮悬挂在天空,早晨的阳光照在碧空上。秋天的霜冻在拂晓时驱赶着大雁,春天的雨水在傍晚化作一道彩虹。曲阳修建了豪宅别墅,高安归还到了宫中。刘表苍回归朝廷担任宰相,窦宪出征边疆。此时车马相合,此晨冠盖相连。谁知这繁华的两京盛况,欢宴便永无止境。
译文:
我从南部游览到了偃师县的龙首山,又向东爬上了灞陵。回头望着龙首山上的烽火台,遥望着远处的德阳宫。城门重重,远处的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高高的宫殿像一座座山峰。城墙上的匾额像是一条条曲折的山路,树丛中似乎能闻到松树的清香。黄河流入了洛水,丹泉水环绕着射熊山。夜晚月亮悬挂在天空,早晨的阳光照在碧空上。秋天的霜冻在拂晓时驱赶着大雁,春天的雨水在傍晚化作一道彩虹。曲阳修建了豪宅别墅,高安归还到了宫中。刘表苍回归朝廷担任宰相,窦宪出征边疆。此时车马相合,此晨冠盖相连。谁知这繁华的两京盛况,欢宴便永无止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京城洛阳风景和历史的名作。诗人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描绘了洛阳的壮丽景色和繁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
全诗以“京城”为题,分为四章。首章写诗人从南方游历到洛阳,首先来到了龙门附近的偃师县。第二、三章描绘诗人站在灞陵东边的高处远眺,看到的是雄伟壮观的洛阳城。第四、五章则转入内城,通过城门、天阙等意象,展现了洛阳的宏伟壮丽和富丽堂皇。最后二章则转向外部世界,描绘了洛阳的繁华与繁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洛阳的细致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洛阳的美丽和魅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