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登琴台》,全诗如下:

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注释:

  • 芜阶践昔径:昔日的台阶已经被踩踏成了小径。
  • 复想鸣琴游:再次想象着弹琴游玩的情景。
  • 音容万春罢:指琴声美妙到春天都结束了。比喻声音悠长而动听。
  • 高名千载留:崇高的名声流传千年。
  • 弱枝生古树:柔弱的树枝上又生长出古老的树木。
  • 旧石染新流:用新的水流冲刷着旧石头上的苔藓。比喻时间的流逝使一切变化。
  • 由来递相叹:自古以来人们相互感慨。
  • 逝川终不收: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无法挽留。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琴台时所作。琴台原为汉乐府中“高山流水”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琴艺的地方。诗中通过描绘琴台的景致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时光流转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两句“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通过对琴台台阶的描写和对过去琴声的回忆,引出了对音乐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句“音容万春罢”,则进一步表达了音乐的美好和永恒。最后两句“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琴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艺术和时光流逝的感悟。同时,通过对音乐的赞美,也体现了李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