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诗句解析

1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 “易阳春草出”:春天到了,易阳的草都长出来了。“踟蹰日已暮”:太阳已经西下,我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1.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 “莲叶尚田田”:莲叶依然茂盛,田田一片绿意盎然。“淇水不可渡”:但淇水湍急,无法渡过。
  2.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 “愿子淹桂舟”:希望你能在桂树制成的船中停留。“时同千里路”:与你一同行走在千里的路上,共度时光。
  3.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 “千里既相许”:我们已经约定好了,将一同走过千里之路。“桂舟复容与”:让我们乘坐桂木制作的小船,轻松自在地前行。
  4.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 “江上可采菱”:在江上可以采摘菱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清歌共南楚”:一起唱着清新悠扬的歌谣,感受南方的热情和美好。

译文

春天到了,易阳的草都长出来了,我在夕阳下徘徊,犹豫不决。莲叶依然茂盛,田田一片绿意盎然,但淇水湍急,无法渡过。希望你能在桂树制成的船中停留,与我们一同走在千里的路上。我们乘坐桂木制作的小船,轻松自在地前行。在江上可以采摘菱角,一起唱着清新悠扬的歌谣,感受南方的热情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易阳春草出”、“莲叶田田”等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而“踟蹰日已暮”、“淇水不可渡”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最后两句“愿子淹桂舟”、“清歌共南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