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
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
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
注释:
年华已过,旧日的豫州已经洗去了岁月的痕迹,夜艾赏花的时候正好融雪。
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
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
译文:
年华已经过去,旧日的豫州已经洗去了岁月的痕迹,夜艾赏花的时候正好融雪。
新浮萍不时地漂浮在水上,嫩弱的草还没有承受住春风的吹拂。
闺房幽深,瑟弦容易发出响声,高台远望,月亮难以射到中心。
春天的植物茂盛,阳光普照,兰花和萱草香气浓郁,佩戴着这些香草却还感觉不到它们的尽头。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和随王李适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夜景色,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第一联“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描述了时间已经过去,夜艾赏花的时候正好融雪。这里的“年华”指的是岁月,“豫州”是指洛阳,而“夜艾赏”则是一种赏花的方式,即在夜晚欣赏盛开的花。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而夜晚赏花的时候正好迎来了融雪。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二联“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则描绘了新浮萍时而漂浮在水面上,嫩弱的草还没有承受住春风的吹拂。这里的“新萍”指的是刚刚漂浮上来的浮萍,而“弱草”则是指嫩弱的草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新浮萍时而漂浮在水面上,嫩弱的草地还没能抵抗住春风的吹拂。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联“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则是描绘了闺房幽深,瑟弦容易发出响声,高台远望,月亮难以射到中心。这里的“闺”指的是女子的居所,而“幽”则是指深邃。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闺房幽深,瑟弦容易发出响声;高台远望,月亮难以射到中心。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女性居所的静谧和对于遥远目标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则是描绘了春天的植物茂盛,阳光普照,兰花和萱草香气浓郁,佩戴着这些香草却还感觉不到它们的尽头。这里的“春物”指的是春天的植物,而“兰萱”则是指兰花和萱草这两种常见的花卉。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植物茂盛,阳光普照,兰花和萱草香气浓郁,佩戴着这些香草却还是感觉不到它们的尽头。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尽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