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尚师位,家崇儒门。
禀道毓德,讲艺立言。
浚明爽曙,达义兹昏。
永瞻先觉,顾惟后昆。(一章)
大人长物,继天接圣。
时屯必亨,运蒙则正。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二章)
虞痒饰馆,壑图炳睟。
怀仁憬集,抱智麇至。
踵门陈书,蹑屩献器。
澡身玄渊,宅心道秘。(三章)
伊昔周储,聿光往记。
思皇世哲,体元作嗣。
资此夙知,降从经志。
剔彼前文,规周矩值。(四章)
正殿虚筵,司分简日。
尚席函丈,丞疑奉帙。
侍言称辞,惇史秉笔。
妙识几音,王载有述。(五章)
肆议芳讯,大教克明。
敬躯祀典,告奠圣灵。
礼属观盥,乐荐歌笙。
昭事是肃,俎实非馨。(六章)
献终袭吉,即宫广燕。
堂设象筵,庭宿金悬。
台保兼徽,皇戚比彦。
肴乾酒澄,端服整弁。(七章)
译文:
1 国家尊崇师位,家庭崇尚儒家门庭。
- 接受道义,培养德行,讲授技艺,建立言论。
- 光明照耀,明朗清晰,通达仁义,使昏昧之人醒悟。
- 永远瞻仰先贤,只望后辈继承发扬光大。
- 大人长者,继天接圣,时运艰难必然亨通,时运蒙蔽则正直。
- 停止使用武术,宣扬文教令。
- 士子倾心学习,万众仰望镜子般的楷模。
- 虞朝修缮馆舍,图绘精美,仁德彰显。
- 怀揣仁德,聚集智者,踵门陈书,蹑屩献器。
- 洗净心灵,居住在玄渊之中,心志藏于道家秘术。
- 从前周代储君,光华流传过去。
- 思念皇世哲人,以体元为嗣。
- 凭借这些早年的知悉和经验,遵循经典之志。
- 剔除前文中的旧章,效仿周朝规矩法度。
- 正殿空无一人,司分简日。
- 座位宽宏如函丈,丞疑奉帙。
- 侍者称辞恰当,惇史秉笔。
- 妙识几音,王载有述。(五章)
- 广泛讨论,美好教诲得以明示。
- 敬躯祀典,告奠圣灵。
- 礼属盥洗观,乐荐歌笙。
- 昭事恭敬肃穆,俎实非馨。
- 献终即吉完毕,即宫广燕。
- 堂设象筵,庭宿金悬。
- 台保兼徽,皇戚比彦。
- 肴乾酒澄,端服整弁。
注释:
- 国尚师位,家崇儒门:国家的尊崇在师位,家庭的推崇是儒家的门庭。
- 禀道毓德,讲艺立言:接受道义并培养德行,讲授艺术并建立言论。
- 浚明爽曙,达义兹昏:光明照耀,明朗清晰,通达仁义,使昏昧之人醒悟。
- 永瞻先觉,顾惟后昆:永远瞻仰先贤,只望后辈继承发扬光大。
- 大人长物,继天接圣:大人长者,继天接圣,时运艰难必然亨通,时运蒙蔽则正直。
-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停止使用武术,宣扬文教令。
- 虞朝修缮馆舍:虞朝修缮馆舍,图绘精美。
- 怀揣仁德:心怀仁德。
- 踵门陈书:踵门陈书。
- 洗心居玄:洗净心灵,居住在玄渊之中,心志藏于道家秘术。
- 周代储君:周代储君光华流传过去。
- 皇世哲人:皇世哲人,以体元为嗣。
- 经志:经志。
- 剔除前文中的旧章:剔除前文中的旧章,效仿周朝规矩法度。
- 周室阙庭:周室阙庭。
- 函丈:函丈(古代长度单位,一丈为一尺,一丈约为3.3米),形容座位宽敞。
- 丞疑奉帙:丞疑奉帙,丞疑是管理典籍的人;奉帙指手捧卷轴。
- 淳史秉笔:淳史秉笔,淳史指敦厚诚实、持笔直书的史官。
- 肆议芳讯:肆议芳讯,广泛讨论美好教育的意义。
- 大教克明:大教克明,美好的教诲能够广泛传播。
- 祭奠圣灵:祭奠圣灵,向圣人献上祭品。
- 礼属盥洗观:礼属盥洗观,礼属于盥洗和观赏的仪式。
- 昭事恭敬:昭事恭敬肃穆。
- 献终即吉:献终即吉,完成祭祀活动后宣告结束。
- 即宫广燕:即宫广燕,举行盛大宴会。
- 台保兼徽:台保兼徽,台保指高位的官员;徽指美德。
- 肴乾酒澄:肴乾酒澄,菜肴丰盛,酒清澈透明。
- 端服整弁:端服整弁,端庄整齐的礼服和帽子。